當前報章為 第20150309號
2015年03月09日
星期一
立法:關乎全局的『關鍵一子』
2015-03-09
【中新社北京3月8日】(中新社記者 郭金超 歐陽開宇)立法法修正案草案8日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這是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在代表大會這個層面審議一部法律草案。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雖已形成,但絕不代表法律體系『一成不變、一勞永逸』。中共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層對立法提出了新戰略佈局,立法已成為關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關鍵一子』。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強勢發展,諸多問題也暴露在眼前。尤其是進入改革『深水區』和『攻堅期』後,立法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差、部門利益法制化,『立法不作為』露出苗頭等『短板』制約著立法提質增效。
立法法是規範國家立法活動的根本依據,又被稱之為『管法的法』。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立法引領改革,立法決策與改革決策相銜接。在此背景下,立法工作本身的改革至關重要。對這部『定規矩』的法律,人們希望能有助於中國立法體制機制的完善,讓今後通過的法律更適應改革需要。
新時期也須通過改革提高立法質量,實現法律『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實現立法對改革的引領。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此次立法法修改首先落子于『立法引領改革』。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當前新一輪改革的一項關鍵任務是放權于市場和社會,而取消和下放行政一些領域的審批事項,需修改相關法律以獲得支持。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規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可根據改革發展的需要,決定就行政管理等領域的特定事項在部分地方暫停適用法律的部分規定。這將有助於打破發展瓶頸,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使得地方對立法權的需要越來越強烈。比如廣東一些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的城市人口規模都超過七八百萬,社會管理的壓力非常大,特別是流動人口有大幅增加,很多地方的流動人口和戶籍人口已經成反比倒掛。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還適當擴大了地方立法權限被視為此次修法的一個重大事項。
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將過去享有地方立法權的49個較大的市擴大至全部282個設區的市。此舉可使有關地方對相應地方事務進行更具針對性、更及時的法律規範和法律調整,有利促進地方改革深入發展。
閱讀這部草案,引起公眾極大關注的是草案擬將『稅收法定』問題專設一項。這意味著,政府收什麼稅,向誰收,收多少,怎麼收等問題,都要通過人大立法決定。
雖然1982年憲法中就確立了稅收法定原則,但當時官方考慮到中國法治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對建立現代稅制的經驗和條件都不够,就由全國人大授權國務院擁有稅收設置的權力,成為當時最為可行、又不違反基本法律的一項『解決方案』。如果本次會議上,立法法修改獲得通過,凡是開證新稅,都要通過全國人大制定法律。中國最高權力機關針對立法法的諸多擬修改舉措,不僅為消除立法中的種種弊端提供有效解決途徑,此舉也必將為進一步深化改革全局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