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總理簽署聯合公報

2019-09-19

當地時間9月17日下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聖彼得堡與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共同會見記者。(中新社圖片/ 劉震 攝)

【香港中通社北京9月18日電】(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恭)當地時間17日下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聖彼得堡同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共同主持中俄總理第二十四次定期會晤,簽署了聯合公報,并共同會見記者。北京學者認為,此次中俄在經貿及金融領域的合作和對國際組織的表態值得一讀。

會晤期間,兩國總理均表示要努力實現雙邊貿易額翻一番的目標。這是兩國元首共同確定的2024年雙邊貿易額目標。對此,有不少學者認為,貿易額五年翻一番的難度頗為不小。

2018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達到1070億美元。今年前8個月,中俄兩國的貿易額達到705.9億美元,同比增長4.5%。其中,自俄羅斯的進口額達394.5億美元,同比增長8.3%。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盛世良對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如果貿易結構不改變,(要實現這個目標)難度比較大。』但他同時表示,一方面中俄間除了貨物貿易以外,還能發展服務貿易,這部分提升的幅度會比較大。另一方面,現在兩國已有許多大型項目要進入收獲期,『如果能繼續拓寬合作領域,經貿額的上升幅度可能會比較大。所以還是有希望的。』

在經貿領域中,兩國在農產品方面的合作近來頗受外界關注。

8月20日,首批俄羅斯大豆登陸南通口岸。這是兩國簽署大豆合作規劃以來首批入境中國的俄羅斯大豆,標志著中俄在大豆合作方面的成果正式落地。此次兩國總理會晤,也將此規劃的全面落實寫進了聯合公報之中。

當前,受中美經貿摩擦的影響,中國的大豆市場出現一個不小缺口,自俄進口可以彌補部分空缺。俄羅斯方面表示,今年,俄方有能力將大豆對華出口量擴大到100萬噸,但他們的大豆出口潛力比這要大許多,可達1000萬至2000萬噸。另外,與美國大豆不同,中國自俄進口的是非轉基因大豆。『現在非轉基因大豆顯得越來越珍貴,所以從俄羅斯進口的大豆從遠景來看,能够取代美國進口的幅度將越來越大。』盛世良談道。

另外,對比往年的聯合公報可發現,此次公報中對兩國金融和國際組織方面的合作有更重的筆墨。分析人士認為,這與中國最近一段時間大力推進的金融開放和兩國關係的進一步提升有關。

今年6月,中俄元首決定將兩國關係提升為『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盛世良分析認為,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本就包括安全、政治、經濟、人文、外交等多個方面,而在新時代,世界進入了一個非常複雜多變的進程,此時,中俄兩國特別是在國際組織、國際領域的合作意義顯得比原來更為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