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對投資者吸引力上昇?

2019-10-17

【中新社廣州10月16日電】(記者 李曉喻)到東盟國家投資建廠,似乎正成為近年來企業規避貿易風險,適應形勢變化的新選項。但考慮到當地在產業鏈等方面存在短板,這一選項究竟有多少吸引力還有待觀察。

據日本媒體報道,TOTO已在泰國興建了第三工廠作為智能馬桶的生產基地。科勒也在印尼開設了新工廠。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全球衛浴行業巨頭之所以競相加大對東盟地區投入,是因為這一行業對生產環節的要求相對簡單,『有勞動力、水、黏土、能源就可以』,不像裝備製造業需要有整個產業鏈配套,東盟地區可以滿足要求。

加強在東盟地區佈局的不祗是衛浴行業。共創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在越南設立的工廠已投產約半年。公司銷售經理劉星宇說,之所以選在越南設廠,一方面是因為當地與中國人文環境比較接近,另一方面也是受越南與歐盟簽署自貿協定,相關商品可大幅減稅等利好因素推動。

不過,更多企業還在糾結之中。記者在第126屆廣交會上發現,不少企業雖然有到東盟國家開設工廠的考慮,但究竟要不要邁出這一步還是個問題。

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營銷官兼副總裁朱小梅說,公司正在評估到越南、印尼等東盟國家開設工廠的可行性。對不熟悉當地政治法律體系、商業規則標準的企業來說,到陌生的國度設廠風險不小,但小家電行業利潤率卻不高,『所以我們還是很謹慎』。

相比不瞭解當地環境的風險,更多企業考慮的是東盟國家存在的短板。星星冷鏈集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業部副總經理李凡稱,作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中國在配套產業體系等方面的優勢是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比如冰箱壓縮機,中國至少有十幾家巨型工廠可以生產,而其他國家很難找到這麼多供貨數量大且穩定的廠家。

除了產業配套能力等『硬件』,一些東盟國家在勞動力素質等『軟件』上也有欠缺。用劉星宇的話說,越南工人工作效率不及中國,但工資卻不比中國低多少,而且每年都在以約10%的速度增長,勞動力成本方面的優勢正越來越不明顯。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到東盟國家投資建廠的企業越來越多,這些薄弱環節有可能更加脆弱。當地勞動力或將供不應求,勞動力成本進一步抬高;能源、物流等也將面臨考驗。

中國機電商會行業發展部總監高士旺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從該商會掌握的情況來看,不少企業都反映,在東南亞等地設廠『綜合生產效率不一定比中國高』,交貨周期往往也更長。如果在中國需要30天的話,在東盟國家可能需要50天。

在高士旺看來,綜合當地產業鏈配套情況、基礎設施、勞動力等條件,並不是所有企業都適合在海外特別是東盟地區投資設廠。是否邁出這一步,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的全球經營佈局進行綜合考慮。如果僅僅為了規避勞動力成本上昇或者關稅風險,或許並不明智。此外,在具體投資方式上,相比獨資建廠,與當地企業合作更有利於分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