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地感染個案攀升

專家料不會再現淘大事件

2020-02-13

香港疫情下零售及飲食業生意受創(中通社)

【中新社香港2月12日電】(記者 阮曉)香港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近日青衣長康邨康美樓出現兩名分別住於不同樓層07單位的關聯個案。針對市民擔心,有專家接受中新社記者訪問時稱,康美樓關聯個案與“非典”期間的“淘大花園”感染群組存在較大不同。

2003年“非典”襲港時,淘大花園有近330名居民被感染,最終造成約40人不幸離世,康美樓是否會成為另一個“淘大花園”?香港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認為,康美樓的關聯個案與“淘大花園”感染群組之間,存在較大不同。首先從數量上看,康美樓目前祗有兩例關聯個案,與“淘大花園”暴發時的規模難以相提並論;其次從傳播途徑而言,現時固不能排除病毒傳播的任何可能性,但從科學上來講,現時任何的猜測亦沒有證據。

“此外與過往不同的是,按照各種猜測,我們已經從防疫的角度採取了好幾步的預先措施。”金冬雁說。11日淩晨,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緊急疏散康美樓全幢30多層07單位的逾百名居民,隔離出現病症的人士,其餘則安排入住檢疫中心,阻截病毒進一步擴散的潛在風險。截至12日下午7時,康美樓並未出現新增確診個案。

除去康美樓的關聯個案,另一個家族感染群組近日亦在香港引發關注與憂慮。9日,香港出現10宗確診病例,其中9宗涉及參與一個19人的家族聚會,迄今共有11名家族成員被感染。

金冬雁表示,雖然該群組第一代傳播的數量較多,但無論是因為新冠病毒本身的特點,還是得益於目前的防疫、隔離措施發揮了作用,目前來看“二代傳播”在大大減弱,與此家族密切接觸後感染的個案仍較少,無需太過憂慮。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的信息,1月23日香港確診首宗感染個案,迄今確診病例已達50宗,其中輸入型個案為13宗,佔比僅為26%。1月30日,香港出現首宗可能本地個案,進入2月後,源頭不明的本地個案及與其密切接觸者個案開始逐漸增加。

九龍觀塘聯合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潘佩璆認為,目前市民對於疫情已有足够瞭解,一般市民外出都會佩戴口罩,但重視程度或仍稍顯不足,家庭感染群組顯示,飛沫仍是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呼籲大家在特殊時期減少聚餐等社交活動。

金冬雁認為,結合香港逾700萬的常住人口來看,總體而言,香港確診病例仍不算多。在特區政府收緊通關措施後,輸入型個案應已被切斷來源,相信接下來會以本地感染的數量為多,同時疫情並未見頂,此前社區潛伏的無病症個案會逐漸顯現。

他同時指出,現時的防疫措施仍然有效,即使出現數量較多的群組個案,但祗要我們能够及時發現、隔離、治療這些患者,將其控制在第一代傳播的層面上,仍有很大機會控制疫情不在社區大規模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