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634號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中國製造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塑造發展新優勢
2020-12-21
【中新社佛山12月20日電】(記者 程景偉)2020中國企業數字化峰會12月18日至19日在廣東佛山舉辦。與會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倒逼製造業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塑造了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今年以來,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推動實施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引導企業開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建設工業互聯網平台,強化5G、人工智能在智能製造中的典型應用,加快培育製造業新模式新業態。
在廣東,按照『企業出一點、平台讓一點、政府補一點』的原則,以事後獎補方式,該省推動中小型工業企業廣泛『上雲上平台』。截至目前,廣東累計推動超過1.5萬家工業企業運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實施數字化轉型,帶動50萬家企業『上線用雲』降本提質增效,助推全省製造業轉型昇級。
『數字化轉型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李培根認為,以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等技術為代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形成了新興業態。同時,數字孿生(物理世界在虛擬世界中的鏡像)應用正逐漸成為新一代製造業的重要趨勢,5G、雲計算平台也正在推動催生更多的智能工廠。
今年疫情暴發後,一些數字化轉型起步早、程度高的企業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小,不少還實現了逆勢增長。與此同時,不少傳統企業受到了較大衝擊,特別是眾多中小微企業對於疫情帶來的外部環境變化尤為敏感,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
『新冠肺炎疫情短期上對中國製造業帶來了衝擊和抑制,但長期上看卻是促進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賽意信息董事長兼CEO張成康認為,中國要從傳統製造業大國變成製造業強國,需要通過數『智』化來實現。『如果不提前擁抱數字化轉型,可能就會錯失契機。儘管你現在是行業的領先者,但可能過5年之後,會因為效率問題反而落伍。』
張成康表示,在萬物互聯、萬物感知時代,通過定製化業務場景,可以讓企業數字化高效落地。他認為,以無人工廠為代表的大場景通過製造流程的人機協同和新技術的應用,可以形成以『人機電軟一體化』為基礎的高度自動化批量生產,壓縮生產成本,減少人員依賴。
華為雲副總裁兼首席數字化轉型官蘇立清認為,隨著5G和工業4.0的發展,工業大數據必將噴湧而出,OT(操作技術)數據和IT(信息技術)數據還會形成融合,在製造業新的數字化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