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695號
2021年03月06日
星期六
建立免疫屏障才可談下一步發展
2021-03-06
【特稿】據香港中通社新聞報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透露,預計最快到2022年中,中國內地可建立起免疫屏障,要達到70%-80%的接種比例。目前,中國接種新冠疫苗人口數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但接種人口比例僅約為4%。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日前也表示,內地有望在6月底實現40%人群接種。從目前種種渠道可以看出,內地正全力加強防疫體系的搭建工作,特別是在兩會以後,可以預見到全社會將以最新姿態去迎接各項民生、經濟等等領域的推進工作。
2月7日,內地首批10萬劑新冠疫苗運抵澳門,至今將近一個月過去,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數據顯示,截至3月4日下午6時,本澳累計共有42665人次預約接種新冠疫苗,其中,累計完成接種疫苗共有18098人次。從數據看,預約人數還沒達到疫苗的一半,似乎缺乏一點熱情。在這方面,筆者也建議特區政府與粵省等各方洽商,推出一些激勵措施,譬如珠澳兩地聯防聯控成效相當,是否可以鼓勵兩地居民憑疫苗接種資格代替每個星期做一次的核酸檢測自由來往於兩城之間,以此鼓勵更多符合資格的人士去接種新冠疫苗。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我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在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十四五”時期各領域發展謀略,為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疫情畢竟還沒有完全過去,鞏固現有的防疫體系之下,一定要借助疫苗接種計劃來建成全民疫苗屏障,在這個大前提之下才能謀自由往來謀提升創新發展。
在沒有形成全民性的群體免疫系統之前,談任何發展都是基於疫苗接種的落實之上。防疫屏障能不能成功搭建,還是要靠廣大市民自覺進行申請疫苗接種,在國外是“一劑難求”的新冠疫苗換成在防疫成效極好的澳門,卻是眾多市民都持觀望態度,害怕因接種疫苗對自己產生不良影響。其實,截至目前為止,關於我國在接種本土生產的疫苗成效方面,還沒有像西方那樣出現眾多的醫療意外,從這一點上看本土生產的新冠疫苗可信度極高。在此,筆者也建議本澳在擴大接種疫苗方面,不妨開放更多符合資格的非本澳居民進行疫苗接種申請,以加快建立起免疫屏障,真正迎來常態化生活,為下一步融入國家發展計劃打下基礎。
--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