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696號
2021年03月08日
星期一
澳被傳統基金剔出經濟自由排名
蘇嘉豪質詢有何補救措施
2021-03-08
【本報訊】傳統基金會首次把澳門剔出《經濟自由度指數》的評級,對方認為澳門的政策最終由北京控制。直選議員蘇嘉豪質詢政府,有何具體理據證明特區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依然能夠捍衛一國兩制、高度自治下的一切經濟自主性?
直選議員蘇嘉豪在書面質詢表示,作為全球權威評價指標之一的《經濟自由度指數》二零二一年度報告宣布,將香港和澳門特區剔出單獨評級之列,令本澳失去一項重要的國際經濟自由認可。
自二零零九年起,本澳一直被評為第二級的「多數自由」經濟體,每年的總體經濟自由度評分都高於亞太區以至全球的平均水平。可是,據最新一份《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指出,雖然港澳作為特區,享有相對中國內地不同和較多的經濟自由,但「近年的發展已明確顯示,這些經濟政策最終是由北京控制的」,故將港澳納入與全球排名第一百零七位、被評為第四級「多數不自由」經濟體的中國內地一同評分。
「隨後,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僅發表約百字新聞稿,除了『拒絕評論』、『堅決反對』,內容未有據理具體回應有關權威評級的觀察和評論,也似乎無意進一步分析其對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尤其是金融業) 的負面影響,長遠或會動搖投資與營商人士對本澳經濟自由環境的信心。」蘇嘉豪向政府提出三個問題如下:
有何具體理據證明特區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依然能夠捍衛一國兩制、高度自治下的一切經濟自主性?如今失去有關重要的國際認可,將對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構成哪些負面影響和風險;政府對此有何實質補救措施?會否與《經濟自由度指數》評級機構積極聯繫並向其具體說明,以利早日重獲單獨評級?同時,政府又會否主動爭取本澳納入其他更多類似國際評級之列,為本澳經濟發展國際化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