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707號
2021年03月20日
星期六
青洲坊天價換防火閘案調查落幕
廉署:未見違法亦非天價
2021-03-20
【本報訊】調查逾兩年的青洲坊大廈「天價」換防火閘的報告昨出爐,廉政公署結論為未發現過程有任何不法、行政違法或行政失當,相關價錢亦屬市場價。不過署方質疑換閘的必要和合理性,並批評涉事各部門協調合作差,各自為政、一盤散沙,造成四百多萬的公帑浪費。
案件源於二○一八年底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在立法會自爆,待收則的經屋青洲坊大廈群樓部份需更換二百六十九道全新的防火捲閘,以符隔熱要求,涉及費用近四千萬。後在社會關注質疑下,改為換一百道防火捲閘,工程金額為一千二百餘萬元。
工程審批興建沒事 到竣工才有問題
廉署調查指出,雖《防火安全規章》規定,樓宇築建工程用的防火閘應具隔火及隔熱性,唯在青洲坊大廈從工程計劃的審批、興建過程中,都未有部門就其沒隔熱性提出反對,是到已獲批准使用的防火捲閘全部完成安裝工序,工程已宣告竣工的階段,消防局和工務局才提出有關問題。
硬要建設辦換閘合理性存疑
不過廉署發現,上述兩部門在過去已有共識可透過替代方案滿足有關要求,唯在此事上兩部門除要求建設辦換閘外,並沒給予其他解決方案。故署方認為,建設辦為此換閘是符合合法性原則,但兩部門在容許業界用替代方案同時,卻硬性要求建設辦換閘,此決定的合理性無可避免地令人存疑。
貿然公布惹不良回響實不必要
廉署指,這最終浪費總值四百八十多萬元裝好的不具隔熱性能的防火捲閘,加上有關當局在未準確掌握有關必須與非必須更換的捲閘數目與金額等確切數據之前,就貿然向社會發放消息,一度引起不良回響,亦屬不必要之舉。當中都有作為一個謹慎的政府所必須認真檢討之處。
直判原承建商程序合法
對於將換閘工程直接判給原承建商(中國建築工程(澳門)-振華海灣工程),廉署認為並無不妥,具其有更有處理的優勢,並未發現建設辦在此後加工程的判給程序上存在違法事宜,亦未見有其他行政違法或失當之處。
承建商報價合理沒偏離市價
至於價錢不合理的問題,署方一九年市場調查,本澳市面上兼具隔火及隔熱性的雙軌及單軌式電動防火捲閘,每平方米價格為五千元至八千元不等,與承建商一八年報價約四千至七千元不等對比,未發現存在明顯偏離市場價格,故相關指責同樣不能成立。
稱法沒限即沒有不當執行
針對有關防火捲閘標準執法是否存有與法例不符的問題,廉署則提出,消防局理所當然地具有權威性,而《防火安全規章》實際沒強制要求停車場必須劃分隔火間隔及安裝防火捲閘,相關部門共識要求更嚴謹,其未受法律嚴格監管之範疇,「那就談不上不當執行《防火安全規章》的規定了」。
立法會正審議《樓宇及場地防火安全的法律制度》。廉署說,該修法當中包括重新劃定工務局及消防局的權限範圍,針對現時消防局在監管和執法方面的角色缺失,重新訂定執法職權,賦予消防局在防火安全方面的監管權和處罰權、填補防火安全技術規範漏洞等,令人欣慰。
廉署在最後提出建議包括:各部門應熟悉自身職責的法律規範,將各項權責落到實處,以免誤踏失職陷阱;消防局應貫徹《防火安全規章》中保障市民人身與財產安全的原則與精神;工務局在執法準則或處理方式的改變時應對內外做好溝通公布,確保一致性;公開防火捲閘耐火等級的處理方法。
廉署期望,政府本案從中汲取經驗,以新法為契機,重新正視各部門協調合作的觀念培養,加強跨部門主動積極溝通協作之意識,不再囿於自身權限及工作事務範圍,應無私及全局通盤考慮,共享信息、求同存異,共同妥善處理公共事務,切實維護公共利益。
近五十頁的報告已上載廉署網站。報告也已交特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