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彥邦:冀細化防網絡詐騙宣傳手法和手段

2021-03-20

【特訊】日前有媒體報道,一名本地無業女接連墮入網上交友騙案,先後被騙一萬四千八百美元及約四十五萬港元。針對網絡詐騙問題,街坊總會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梁彥邦表示,儘管政府及媒體多管道呼籲市民防止網絡詐騙,但網絡詐騙個案仍時有發生,冀望政府除了加強防網絡詐騙的宣傳之外,也應不斷細化宣傳手法,讓市民更易分辨出網絡詐騙,保障個人財產安全。

他指出,疫情期間本澳網戀、裸聊、點數卡等網絡騙案急增,犯罪團夥利用跨境網絡,透過社交平台微信、QQ等物色被害人從而進行詐騙,普遍的手法均透過交友軟件與受害人聊天到談心關懷,再以換錢、投資、裸聊等手法行騙,受害人涉及不同年齡層,因此,市民必須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切勿在網上胡亂添加不明來歷的交友邀請,特別是網上的金錢交易要求,避免個人財產遭到損失。

他表示,隨著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網上購物、預約掛號、線上學習等互聯網生活越來越普及。互聯網在帶給人們快捷便利的同時,網絡詐騙、網絡竊密等違法犯罪活動也是屢禁不止。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是互聯網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澳門《網絡安全法》已於2019年12月22日起正式生效。主要內容包括網絡安全管理活動的參與主體、網絡安全體系的組織框架、網絡安全義務和行政處罰制度等內容。但本澳社會過去對網絡安全及認知的普及度不高,因此,政府必須加大法律的宣傳力度。

他建議政府除了加強防止網絡詐騙的宣傳工作,積極與其它地區聯手打擊網絡犯罪的同時,也應不斷細化宣傳手法,讓市民更易分辨出網絡詐騙,保障個人財產安全,例如:網絡詐騙常出現的用語、經常出現在那些平台、詐騙集團常用的故事版本以及不同年齡層的網絡安全意識等,政府更可推出防止詐騙公眾號,讓市民遇到困惑時可以直接諮詢,更易分辨出網絡詐騙,保障市民的個人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