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2761號
2021年05月24日
星期一
送別袁隆平:袁爺爺,一路走好
2021-05-24
【中新社長沙5月22日電】(作者劉曼劉雙雙唐小晴)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告別,卻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91歲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長沙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逝世。消息一經傳開,無數市民懷著沉痛的心情自發來到湘雅醫院前坪,送別這位一生為了世界糧食安全奮鬥在科研一線的科學家。
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在湘雅醫院前坪和沿途道路,白色、黃色的小雛菊很快擺滿了醫院的前坪,穿著工作服的外賣小哥留下一束花又匆匆離開了,有人特意擺上了還帶著泥土芬芳的水稻,緬懷這位大地的兒子。
下午4時許,天下著蒙蒙細雨,載著袁隆平院士遺體的靈車緩緩駛出湘雅醫院,等候多時的民眾有序地站在兩側,自發地反復高喊著:“袁爺爺,一路走好!”
靈車緩緩前行,民眾依依不捨,有人失聲痛哭,有人跟隨著車子一路奔跑。沿途車輛自發停下來,齊鳴喇叭,送老人“回家”。
“祗是希望送袁老最後一程,感謝他為人類所做的突出貢獻,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35歲的長沙市民唐能跟隨靈車一路跑、一路喊,直到看不到車輛。
4時50分許,靈車帶著袁隆平回到了他工作數十載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育種基地,緩緩繞行一周,與他最熱愛的事業做最後的“告別”。
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展覽館裡,陳列著一座“禾下乘涼夢”的雕塑。這是袁隆平一生的夢想,這一夢想隨著不斷高產的超級稻已成現實。
“這裡是他一手建設起來的,這裡有他生命所系的事業,有他的同事和學生,是他的牽掛。”85歲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羅孝和慢慢地跟在車隊後,不時用手抹淚。他與袁隆平共事50餘年,前兩天還曾去醫院探望。“看著他瘦了,略顯疲倦,但沒想到這麼快。”
在羅孝和眼裡,袁隆平知識淵博,工作中一直敢想敢干、廢寢忘食,生活中也幽默風趣,兩人經常一起下象棋。“他為雜交水稻事業奮鬥了一輩子,造福了全世界。”
隆平高科國際培訓學院前副院長黃大輝沒有想到,昨晚與袁老的見面竟然成了永別。跟隨袁隆平工作30餘年,黃大輝一直負責在海外推廣種植雜交水稻。“雜交水稻剛開始在海外推廣時容易受阻,袁院士就會鼓勵我們,越是困難越要迎難而上。”
“雜交水稻覆蓋全球”是袁隆平的另一個夢想。出生在饑荒年代的他,希望超級稻走出國門,幫助解決世界糧食短缺的問題。如今,雜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國、越南、美國等國家大面積種植,年種植面積達到800萬公頃。
黃大輝說,袁院士雖然離開了,但他開創的雜交水稻事業和科研精神還在。“我們將秉承他‘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崇高理念繼續努力。”
雨一直在下,靈車在夾雜著一聲聲“袁爺爺,一路走好”“袁老師,一路走好”的哭聲中駛離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前往長沙明陽山殯儀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