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772號
2021年06月05日
星期六
馬路如虎口 使用者均需為生命負責
2021-06-05
【特稿】近日祐漢一宗巴士在斑馬線將一名學童捲入車底的意外,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有人將責任歸責於巴士司機,有意見歸究於斑馬線設計,作為駕駛者及道路規劃部門,同樣有責,而行人,同樣有責;構建好良好的道路條件、巴士公司為巴士司機提供合理的工作條件,行人時刻也要提高警覺,共同維護交通及道路安全。
近期多宗涉及巴士的交通事故,有網上短片,兩巴巴士司機鬥車,各不相讓,險釀成交通意外;事後政府有作出譴責;近日,又發生祐漢一宗巴士在斑馬線將一名學童捲入車底的意外,另一方面,有涉及巴士司機由於按防疫要求、要求乘客帶好口罩而被乘客辱罵的情況;接連發生多宗涉及巴士的交通事件或司機執行職務受辱,交通事務局沒有出面譴責,令市民感覺交局作為最直接的監管部門,新巴士合約後對兩巴放軟手腳、不聽不聞不管,令市民氣憤,指責﹕難怪巴士服務質素一直提不上去。
部份交通事故,責任不全在巴士司機,部份責任,巴士公司逃不了,例如需要檢視,巴士司機的培訓中安全駕駛意識是否到位、若發生事故,涉事司機會否受到過重罰則,對司機造成嚴重的心理壓力?以及需要檢視,排更、行車時間的安排,會否令司機處於駕駛疲勞、為追時間要加速?不少車長反映,公司對於司機的工作要求嚴荷、累計犯錯會要求離職等,對司機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不能否定,部份交通事故,由工作壓力/心理壓力而衍生。這點,巴士公司責無旁貸,巴士司機不只是公司的生財工具、還是無數乘客及道路使用者的守護者,應該得到合理的工作對待、人性化的關懷與體諒,不只有鐵腕管治。
祐漢學童被捲入巴士車底意外後,有坊會意見認為,成因與斑馬線設計有關,導致出現駕駛視覺盲點,促請重新科學規劃區內、甚至全澳斑馬線;早幾年,發生多宗行人使用斑馬線橫過馬路時被來車撞到的意外,有涉及本地司機、也有涉及特別駕照的非本地司機,當時提出除了關注特別駕照的問題,遇有不少意見提出合理配置斑馬線和其他橫過馬路設施的意見,當中接納的有多少?本澳近年有不少重型車,例如建築工程、大型旅遊巴、巴士等,不少家庭也購入較高身的七人車代步,道路規劃部門需要審視目前道路狀況與車型改變的設計,做好硬件配套,減低意外。
行人同樣有責,不要任何時候都做低頭族,尤其是横過馬路時,不管是否在斑馬線、紅綠燈,安全至上,請放下手機幾秒。
交通安全,人人有責!各方共同為自己及他人珍貴的生命負責!
方 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