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認為有必要再推全民核檢

建議汲取經驗改善暴露各問題

2021-08-14

【特訊】澳門相隔一年多再現新冠確診,全澳市民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下並能首次迅速完成全民核檢,結果近71萬個樣本全數陰性。澳門小城有望能夠齊心克服疫境難關,如特首所言只要挺過這14天,控制疫情後居民便能恢復早前生活。惟現時仍存變數,隨著確診患者生活和工作環境中有8個樣本呈陽性,加上患者夫婦確診後的行程以「擠牙膏」方式公開,令政府部門、銀行等不同場所未能抓緊關鍵時間關閉或消毒,相關人員亦需即時跟進和檢測,為此社會上愈來愈多聲音認為再一次的全民核檢有其需要性和安全性,如當局再推全民核檢應總結及處理好首次暴露出的各種問題,言起動力協會認為未來七天會是關鍵時期,市民防疫不能鬆懈。

言起動力副總幹事蔡文政表示,疫情突襲本澳,令社會上下突然間措手不及,然而,靠著一班醫護、警員消防等前線工作人員幾乎不眠不休的努力,加上一班義工們的無私協助,以及全澳市民配合下完成全民核檢。蔡文政指出,如當局再推全民核檢應總結及改善首次全民核檢中暴露出的各種問題。包括首日部分核酸檢測站人手不足、預約名額沒有設上限、預約與非預約不作區分等等,都造成了檢測中的極大混亂和市民不便。他建議政府先分區全民核檢採取預約與非預約模式,不要兩樣混行,否則就會出現第一次的混亂;另外亦建議分開付費核檢和全民核檢,讓有需要或急事的市民,可自行選擇付費核檢。

對於首次全民核檢期間,市民長期無法打通傳染病熱線,亦有市民反映即使打通後問題都無法得到解答。為此,蔡文政認為政府應設立檢測線上一個平台,讓市民在線上公開發問,相關部門在線上公開回覆,讓其他有相同問題的市民可以透過線上取得資訊;同時設立全民檢測熱線,照顧不懂上網的銀髮族。另外亦有不少市民怕「做鼻」,容易敏感甚至流血,如政府安排好哪些地方可以「做喉」,哪些地方只能做「做鼻」,應給市民一個明確指引,不要好像首次般,市民到場才被告知檢測方法。預約系統方面,他認為要預先確認預約系統承受負荷能力,保持其順暢和穩定性,並建議預先設定規則,如確認查詢預約編號可彈性更改時間等,以方便市民。蔡文政認為預約系統可行,相信絕大部份市民都會跟隨預約時間到場檢測;同時亦相信市民為重回昔日安全生活,一定會支持並配合政府的防疫和檢測措施,只要政府汲取首次經驗,作出改善,完全可以避免全民核檢第一天市民排隊3至9小時,最後一天卻幾乎完全沒有人到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