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與星加坡同意 加入打擊避稅行列

2014-07-30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瑞士與新加坡已加入打擊避稅的行列,同意自動向其他國家交出外國人帳戶的詳細資料,是全球打擊避稅的重大突破。這象徵作為全球最大離岸金融中心的瑞士,告別堅守數百年的保護銀行客戶隱私傳統,OECD形容這是濫用銀行保密制避稅的終結。

瑞士政府表示,協議突顯其打擊瞞稅和避稅的決心。瑞士銀行家協會稱,瑞士銀行業願意和其他金融中心自動交換資料,但交換的信息僅用於稅務用途。瑞士管理二點二萬億美元(約十七點二萬億港元)的離岸資產,規模是全球之最。瑞士銀行業一直以嚴格保密見稱,該國於一九三四年頒布的《聯邦銀行法》,規定銀行要為客戶的財產狀况保密,但在美國等國施壓下,瑞士逾三百間私人銀行中,部分已於去年表明願與美國政府合作,打擊涉嫌避稅的美國人。

另外,新加坡已跟美國達成稅務資訊共享的協議,由七月起生效。據去年一項研究顯示,新加坡可能在二零二零年取代瑞士,成為全球最大離岸金融中心。

目前已有四十七國簽署加入OECD的打擊避稅計劃,當中包括經合組織成員國、G20成員國,以及開曼群島和澤西島等離岸中心,使政府之間的財務資訊自動互通,交換納稅人的銀行存款、股息、利息收入、用來計算資本利得稅的財務資料,以及空殼公司或信託等真正受益人名單等。

相關計劃沒有官方的執行日期,不過預計部分簽署國最快可於二零一七年九月開始交換二零一五年底以來的稅務資訊。OECD稱,銀行業有一年時間適應新的信息技術系統,而簽署國也要修訂稅務條例。遲遲未履行規定的簽署國不會受正式制裁,但簽署國會互相監察計劃的實行情况。據悉,部分設於簽署國的離岸帳戶,已將資金轉移到巴拿馬和迪拜等少數未加入分享稅務資料計劃的離岸中心。

除此之外,《金融時報》稱,OECD今年稍後也可能制訂黑名單,列出未簽署信息互換協議的國家及地區。G20亦已表示,願意對拒絕分享稅務資料的政府實施制裁,向其他未簽署的離岸中心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