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41129號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按成績定進食次序 韓學校被轟違人權
2014-11-29
「破解題目後才有飯吃。」韓國(南韓)多個地方的中、小學校在午膳前出題考學生,或者以考試成績高低來決定學生進膳次序和校內待遇,引起輿論質疑違反人權。
民間教育團體「私立教育無憂世界」日前發表報告,指出探訪過的全州、光州、蔚山、釜山、安東等南部七個地區的學校,幾乎全部都有按照成績來對學生作出差別待遇的「慣例」。例如,釜山有小學每逢午膳時間都會先給學生出題目,誰先破解所有答案,就先有飯吃,若在午膳時間過了都答不出題目,可能沒飯吃。
一些學校按照考試成績分發午餐。大邱一名九歲小學生說:「每逢午膳我都是最後領餐的。因為我的成績包尾。我們依據考試成績高低來領取食物。因為成績沒有進步,一整個學年裡都要最後領餐。」有家長透露,孩子告訴她:「媽,我拿不到100分滿分,所以要等很久才取得午飯。」
還有一些學校讓成績好的學生享有優先分配宿舍等特權。京畿道一家高中規定,全校成績名列前五十的學生才能使用全校「最棒」的自修室,室內位置亦按成績來排列。光州有學校甚至將學生成績名舠人刊登於日報上「昭示」社會。
有教師批評,上述做法無異於讓學生受刑,有家長投訴對孩子構成沉重心理傷害。輿論質疑這種「成績至上主義」是違反人權,人性教育的病態,贊成者則認為此舉可激發學生上進心,學懂權利、福利得之不易,並有利提升南部學生考進名門大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