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文消息
2014-12-15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五周年 - 俞暢素描作品展》
澳門仁慈堂婆仔屋文化及創意產業空間將於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十七日傍晚六時半,假澳門仁慈堂婆仔屋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五周年 - 俞暢素描作品展》舉行開幕禮。
藝術家俞暢於一九五七年出生於南京,國家一級美術師。於二零零二年至二零一二年間擔任廣州雕塑院院長,現任廣州雕塑院名譽院長、廣東省美術協會副主席、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客座教授及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客座教授。
藝術家師承雕塑大師唐大禧,其雕塑作品風格硬朗,充滿雄性氣概,體現出蓬勃的生命力,並多次在全國性美術活動獲獎。作品遍佈世界各地,包括澳門、香港及美國關島。《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五周年 - 俞暢素描作品展》將展出七十件作品,當中包括五十九張素描新作。對藝術家而言,素描乃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他曾說:「畫素描可以擦亮思維的眼睛,我現在畫素描才發現實際上自己有很多空白和無知。」展出作品以人像為主,藝術家運用各式各樣的畫具及扎實靈巧的工藝,帶領觀眾遊走於虛實之間。作品強烈的抽象元素,突顯了現實與幻想之間的分野。配合多元的畫風,展現更遼闊的素描風貌。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五周年 - 俞暢素描作品展》展期由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十七日至二零一五年一月二十日。澳門過往的素描展多以建築及人文風景為題,鮮有以人像素描作品為主的展覽。澳門仁慈堂婆仔屋希望可透過今次展覽,將素描千變萬化一面呈現予觀眾。
展覽資料
展覽日期:2014年12月17日 - 2015年1月20日
開放時間:逢星期二至日(中午十二時至晚上八時)
逢星期一(下午三時至晚上八時)
展覽地點:澳門望德堂區瘋堂斜巷8號
澳門仁慈堂婆仔屋A2展覽廳
電話:(+853) 2852 2550 (+853)2852 3205
傳真:(+853) 2852 2719
電郵:creativealbergue@gmail.com
詳情可參閱:facebook.com/creativealbergue.scm
免費入場
主辦:澳門仁慈堂婆仔屋
合辦:澳門文化體
贊助:澳門基金會
營運:藝竹有限公司
巴哈伊教澳門總會、聯國學校舉辦
活動共慶回歸15週年
由巴哈伊教澳門總會以及聯國學校共同合辦的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15週年活動,昨日於仔聯國學校圓滿結束,活動邀請中國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布志光處長、教育暨青年局梁慧琪廳長、巴哈伊教澳門總會主席江紹發博士以及聯國學校校長Vivek Nair出席,吸引本澳居民二百餘人參加。
巴哈伊教澳門總會多年來致力於社區建設,對兒童、青少年的品德教育以及賦能尤為重視,澳門特別行政區在「一國兩制」下走過了這不平凡的十五年,穩定發展的背後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努力與合作,總會主席江紹發博士提到有關於社區的願景,應該把個人的道德、情感、身體和智力的發展擺在最優先的地位,把全民參與知識的創造和應用作為主要目標,通過Study(學習)、Action(行動)、Reflections(反思)、以及Consulation(磋商),在團結的環境下參與社區建設,除此之外,年輕一輩更是建設美好社區的主力單,聯國學校亦與其他教育機構一樣,希望在提供一個安全、和諧和快樂的環境給學生,多年來通過不斷創新、評估、反思,希望在各個方面都能符合優質的教育,此次活動內容由學生以及青年朋友共同磋商而來,有多個攤位組成,包括圖片展覽、研習課程、學生話劇表演、親子類書籍、讀書會等,同時亦介紹了電子書《中國是未來的國家》,是對中國會對世界文明繼續做出貢獻的美好祝願和信心、也是十五週年送給祖國的心意。
此次活動不僅鼓勵學生為了認識自身而努力,注重對人類精神的培育,通過提升個人能力融入社區生活,更邀請學生家長參與對話。教育的美好在於相互成長和互助,社區即是鄰里,我們希望通過家庭與學校的合作,提供良好的鄰裡環境,通過自發性的鄰裡關係積少成多,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中國是未來國家的願景。
公職人員協會訪聖路濟亞中心
藉著聖誕節快將來臨,澳門公職人員協會於十二月十三日上午由會員大會主席姍桃絲及副主席梁榮仔攜同理監會,會員及親屬一行逾三十人分別前往聖路濟亞中心探訪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其後於稍後時間前往瑪大肋納安老院探訪住院的長者,希望藉此引起外界對精神病患者及長者的關注。
協會將早前於聖誕聯會會上所籌到的善款部份用作探訪的用途,為他們送上食物(麥片、奶粉、麵條等);禦寒衣物、防寒內衣褲;床單、頸巾、毛巾、洗髮水、沐浴乳等日常物資,聊表協會和公務人員及社會人士的一份心意和關懷。探訪過程中,義工們表現得非常熱心,除主動與住院人士聊天,以瞭解他們日常的生活外,更透過小遊戲的互動,為他們帶來歡樂。
透過是次拜訪,除了對住院人士送上親切的問候和物資外,更重要是表達各界對他們的關心,讓他們在寒冷的天氣中感受到一份溫暖,快樂地共渡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是次探訪活動參與人數非常踴躍,各人均盡心盡力,盡顯該會人員熱心公益的精神。在此感謝今年聖誕聯歡會期間收到贊助商、嘉賓及會員的捐款和贊助,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得到更多各界人士的支持、贊助、捐款及參與,使能延續該會再作同類的親善探訪,為社會盡一分力。
福州十邑青年聯合會訪澳基會教青局
澳門福州十邑青年聯合會於本月10日及12日,由會長陳信光、副會長林裕、候任會長劉琳、候任理事長鄭師連等人分別拜訪澳門基金會和澳門教青局,受到澳門基金會吳志良主席和教青局梁勵局長等人的熱情接待。
拜訪內容主要由候任理事長鄭師連簡介會務及“感恩澳門”一系列的活動成果,包括組織青年義工團探訪獨居老人、戒毒中心、培幼院等,以及該會換屆後未來的發展方向,其內容主要針對青少年心身健康發展活動,計劃邀請相關機構協辦青少年預防濫藥及戒毒方式培訓課程、暑假期間會組織義工舉辦交流團赴香港考察交流。是次報告得到寶貴的回饋,他們寄語該會的青少年工作事務需要年青人去作持續性發展。希望未來發展方向是創新及突破舊有的框架,並希望該會繼續努力。
澳大書院院長鍾玲獲港政府頒嘉許狀
澳門大學鄭裕彤書院創院院長鍾玲教授日前獲香港民政事務局頒發嘉許狀及獎章。有關殊榮表揚她任職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院長期間,長期建立具影響力的文學計劃,並在政府的委員會中服務,為香港藝術與文化方面的發展作出傑出貢獻。
鍾玲教授是傑出的當代文學研究專家、中西比較文學學者、知名小說家和詩人,曾在美國及台灣知名大學擔任領導職位達二十年,也在香港浸會大學先後任文學院院長、講座教授和協理副校長,並於香港創立了國際作家工作坊及紅樓夢?──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等著名項目,貢獻卓著。鍾教授於二○一三年八月在澳大創立鄭裕彤書院,以培養學生大志、大愛、大雅的人格作為教育宗旨,繼續為教育作出貢獻。
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計劃”頒獎典禮在九龍香港文化中心舉行,由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主持,共頒發嘉許狀及獎章予三十五名人士,表揚他們在推動香港的康體發展、文化藝術發展和社區綠化方面的卓越貢獻。
澳門童軍總會三十一周年會慶
澳門童軍總會前晚假萬豪軒酒樓舉行慶祝澳門特區成立十五周年暨該會成立三十一周年會慶典禮,行政長官崔世安伉儷、中聯辦文化教育部部長劉曉航、教育暨青年局局長梁勵、亞太區童軍委員會主席趙守博等嘉賓到賀。會長馬有恆勉勵全體童軍再接再厲,繼續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緊密配合,發揮自身的社團優勢,根據澳門社會未來發展的需要開辦多姿多彩的童軍活動,務求培育出更多具專業知識、對澳門未來發展與進步肯付出、敢承擔、作貢獻的年青新一代。教青局局長梁勵致詞向該會祝賀及讚揚外,希望該會繼續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馬有恆、澳門童軍總會總監梁少培分別致了詞,馬有恆表示,今年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十五周年的大好日子。澳門特別行政區自成立以來,本澳居民安居樂業,社會繁榮安定,無論經濟、民生、社會建設等各方面都有劃時代的轉變,「一國兩制」方針得到成功落實。在中央人民政府強而有力的支持下,特區政府繼續秉持「以人為本」、「科學決策」的施政理念,和廣大居民一起共同努力,以達至「同心致遠、共享繁榮」的目標。
他表示,童軍總會創會至今已有三十一周年。回顧過去一年的會務工作,除了各旅部全年不斷的常規訓練之外,今年總會舉辦和參與的各種活動共三十多項,包括:第二屆澳門童軍青年論壇、二零一四年童軍小隊長訓練課程、二零一四年小隊活動策劃工作坊等,以及為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十五周年特別舉辦的「管樂昇平花式步操巡禮」活動,為童軍們提供了多彩多姿的童軍生活。同時,該會還分別組織代表團前往斯洛文尼亞、斯里蘭卡、馬來西亞、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參加了第十二屆世界童軍青年論壇、第四十屆世界童軍會議、斯里蘭卡童軍高峰會議、斯里蘭卡可倫坡一百周年童軍大露營等;今年該會還成功舉辦了「亞太區童軍資金籌募工作坊」等國際活動,而在豐富該會舉辦國際活動的經驗的同時,加強了與世界各地童軍組織的交流,拓闊了童軍視野;並借機積極宣傳澳門,為構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做出我們的一份貢獻。
馬有恆還表示,二零一四年,該會童軍參與各項社會公益服務工作多達六十五項,參與服務的童軍共二千一百多人次,累積總服務時數高達一萬零二百多小時;該會樂團亦不斷應各界團體邀請,參加了三十五場演奏活動,在今年一月及十一月的「飛躍三十載童樂無窮音樂巡禮」及「管樂昇平花式步操巡禮」活動中與來自香港及珠海的樂團進行音樂交流匯演,獲得喜人效果。
未來,童軍總會將繼續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緊密配合,發揮自身的社團優勢,根據澳門社會未來發展的需要開辦多姿多彩的童軍活動,務求培育出更多具專業知識、對澳門未來發展與進步肯付出、敢承擔、作貢獻的年青新一代。
最後,並感謝特區政府、社會賢達、學校、家長一本過去支持童軍運動之誼,繼續關心和指導該會工作,為創造澳門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