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文消息

2015-01-26

新一期《新生代》現已出版

「行行出狀元。」 澳門究竟有沒有人才?人才在哪些方面呢?在澳門發展有空間,還是向外闖,更有未來?本期《新生代》訪問了設計業、藝術類、航空類、酒店業等六位澳門人才。

對旅行「負責任」、在旅行中遇到不尋常的苦難、喜歡反思各地具有啟發性的事件並加以記載,跟著林輝遊世界,讓他帶領你走趟不一般的旅程。

在繁榮的澳門,具有傳統古風的旅店少之又少,隨著記者的腳步,帶你在澳門尋寶。哇,發現有寶藏﹗多部電影取景的地點 -- 新華大旅店。守護著一班又一班的革命先驅,以藝術守護本土;旅店守護的不僅是一份家業,更多的是一種濃濃的情懷。由第四代傳人葉崇茵與你慢慢分享當中的價值。

有多篇精彩的內容,怎麼能錯過呢?當然要留意今期《新生代》!

《新生代》月刊由澳門新生代青年文化會出版、澳門基金會及澳門文化局贊助,於全線OK便利店、文化廣場、星光書店、星光書店(理工店)、一書齋、文采書店、邊度有書、活力文化書店、Lata二手書店、邊樹工作室、Asobü文藝店、P.M &salon 創意店、澳門科學館禮品店、學術專業圖書中心(澳門大學安德魯旁)、澳門故事館、光明報攤(板樟堂 DAISO門前)、和記報攤 (新馬路永亨銀行門前)及海記報攤 (新馬路鳳記餅家門前)有售。

另外,我們歡迎各位讀者投稿,無論是文章、攝影或插畫作品都無任歡迎!請send到ng0305@gmail.com

民眾建澳辦大廈財務培訓工作坊

為提升大廈管委會、業主會成員對大廈賬目的認識及編製能力,減少業主對大廈賬目不清的疑問及誤會。民眾建澳聯盟舉辦“大廈財務培訓工作坊”活動,邀請樓宇管理方面資深專業人員擔任講師,講授內容主要包括簿記基礎理論和相關財政概念、非牟利機構會計操作技巧,會計實務等,課時共20小時,參與學員主要來自多個大廈的業主會和管委會。有學員表示,經過學習,對大廈財務賬目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了解,希望日後能學以致用,做好大廈財務管理的工作。

工作坊開班當晚,活動單位在民眾建澳聯盟會址禮堂舉行開班儀式,房屋局樓宇管理廳長胡俊華,民眾建澳聯盟理事長陳德勝,副理事長宋碧琪和歐陽廣球,大廈事務諮詢委員會主任袁漢均及一眾副主任出席並擔當嘉賓。胡俊華致辭稱,十分認同民建聯舉辦該次工作坊的目的和意義,認為政府和社團應該相互配合,共同推動居民積極參與大廈樓宇管理工作,並且不斷提高水平。大廈財務是大廈管理的重要部分,冀望透過培訓令學員能學有所成,致力為大廈提供更優質服務。

民眾建澳聯盟理事長陳德勝表示,非常高興見到大廈學員積極踴躍參加學習培訓,增強自我專業知識。在這幾年推進大廈事務發展的過程中,發現大廈管理中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財物賬目管理不清晰,時常出現矛盾糾紛,或出現一些不明帳目。希望透過舉辦活動,讓學員能夠初步掌握大廈日常賬目的編寫和簡單的運算操作方法,熟悉大廈財物賬目公開程序及注意事項,讓大廈管理更加科學專業。同時,又對房屋局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期望日後能繼續加強合作,推動居民做好大廈樓宇管理工作。

有參與學員表示,十分開心有機會參與民建聯舉辦的工作坊活動,透過培訓,希望能掌握大廈財物管理工作知識,盡力做好大廈服務,為構建和諧社區出一分力。

第四屆『澳門大學生商業知識競賽』接受報名

為提高澳門在校大專學生對商業知識的學習興趣,發掘大學生的商業潛能,培養具備豐富商業知識之高質素專業人才,澳門基金會、澳門會計專業聯會及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續辦第四屆“澳門大學生商業知識競賽”,活動旨在通過校際知識競賽,鼓勵其理論結合實踐,關心澳門社會經濟發展,多方位瞭解商業領域的最新知識,培養團隊協作精神。活動於即日起開始接受報名,凡澳門高等院校之在校學生(包括四年制本科生或三年制大專生)均可以學校名義組隊並經由學校報名參賽。

知識競賽以校際形式進行,學生必須以學校名義組隊並經由學校報名參賽,比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形式包括必答題、搶答題、團隊展示Show-Time,內容涵蓋商業領域相關內容,包括經濟、財會、金融、營銷、商法典、財經時事等知識,各參賽隊伍將獲發津貼澳門幣6000元,作為服裝、材料及交通費用。

初賽及決賽將於2015年3月29日在澳門綜藝二館舉行,活動設冠、亞、季軍三個獎項,獎品豐富。同時,為擴大活動影響及增加可觀性與趣味性,主辦單位將製作專題片,記錄比賽實況及幕後花絮,並安排於澳廣視轉播,豐富活動內容。

澳門大學生商業知識競賽已連續舉辦三屆,吸引了本澳九所高等院校組隊參與,反應踴躍,效果良好,社會評價正面,有助推動澳門新一代人才培養及澳門的可持續發展。有關第四屆“澳門大學生商業知識競賽”詳情及申請表格、章程可於網站(www.businesscompet.com)或澳門基金會網頁(www.fmac.org.mo)下載。查詢電話:8795 0960 (郭小姐)/ 8795 0931(黃小姐);傳真:2872 7057;電郵:susanakwok@fm.org.mo / cathywong@fm.org.mo 。

社會文化司譚俊榮司長高度讚揚澳科大的辦學成果

澳門科技大學劉良校長、張曙光常務副校長、陳曦副校長、唐嘉樂副校長、姜志宏協理副校長、孫建榮協理副校長和鄺應華主任一行於2015年1月21日上午拜會了社會文化司譚俊榮司長,受到譚司長、黎英杰辦公室主任和何麗鑽顧問熱情接待。

會談中,劉良校長首先對澳門特區政府和譚司長多年來對澳科大建設和發展的支持和指導表示衷心的感謝,隨後就澳科大近年來的新發展進行了匯報,包括建立適應優質高等教育發展的學術管理架構和制度,建立適應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體系,建立具國際水準的優秀教研團隊等。劉校長亦表示大學會繼續秉承其辦學宗旨,積極推行教研並重政策,充分把握“質量”和“創新”兩個關鍵要素,繼續引進學科帶頭人和優秀中青年學者,夯實教研團隊,致力發展優質教育和卓越研究,大力增強服務社會的能力,大力推動國際化。

譚司長對澳科大的辦學成就和積極推行教研並重的發展策略,以及大學對澳門的社會發展的貢獻等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讚賞,亦表示將繼續大力支持本澳高等教育的發展,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服務於澳門的社會和經濟發展。

藝響‧澳門理工學院與台灣東華大學教師作品聯展

2015年1月25日下午5時,澳門理工學院、台灣東華大學合辦的〝藝響‧澳門理工學院與台灣東華大學教師作品聯展〞,將在澳門理工學院高美士街明德樓展覽廳隆重開幕。

這是理工學院與外地高校共同合辦的首個教師藝術作品聯展,別具意義。展覽將展出理工藝術高等學校、東華大學31位教師的作品。包括:國畫、書法、油畫、版畫、雕塑、水彩、海報設計、攝影、郵票設計、字體創作、空間展示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彰顯兩校教師的創作水平。作品從多角度闡釋出在不同地理環境和文化氛圍下,各自對生活、社羣、生命等議題的思考和詮釋,展現出不同的藝術語境,令人深思。

聯展旨在促進兩校教師的相互了解,相互觀摩學習,共同進步。台灣東華大學是澳門理工學院的合作伙伴,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交流也同步進行。本次聯展是兩校合作成果的直接體現。

展覽時間:2015年1月26日至2015年1月30日9:00—18:00。地點:澳門理工學院高美士街明德樓展覽廳。歡迎有興趣者蒞臨。

逍遙遠足郊遊活動接受報名

民政總署將於二月一日(星期日)上午十時,於九澳水庫環湖徑舉行“逍遙遠足”郊遊活動,全程約兩個小時。主辦單位將安排導賞服務,歡迎市民參加。

活動歡迎三至八十歲人士報名參加,有興趣者可於一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親臨民署各服務站或各市民服務中心報名,報名時須出示身份證。活動費用為每人澳門幣五元,十二歲以下小童及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免費,名額八十名,先報先得。為響應環保,請各參加者自備飲用水。

活動設專車來回接送,當天早上九時三十分準時於八角亭巴士站開車,回程送返集合處解散,市民如有需要在氹仔茵景園巴士站上下車,請於繳費時說明。查詢可致電2888 0087,活動當天查詢電話6636 6266。

若參加人數不足二十人或活動當天遇上惡劣天氣,主辦單位有權決定活動取消或延期。如活動取消,參加者須保留收據以便主辦單位作出安排。

「24小時賭博輔導熱線及網上輔導」

受社會工作局委托,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設立「24小時賭博輔導熱線及網上輔導」服務,自2014年7月開始投入服務,力為因受賭博困擾人士及家人人,提供即時電話及網上輔導服務,以提昇求助者改變動機。債務處理措施、尋求面談服務,以改善現時生活及修補與家人關係。以及查詢「自我隔離措施」有關申請方法。

服務由7月至12月31日止,累積總求助次數為569次。熱線輔導為426次,網上輔導為143次。求助者中,男女比例分別為六成及四成。求助率持續上昇,2014年第四較第三季有近44%的增幅,這反映愈來愈多人認識本服務,各宣傳方式也日見成效,如巴士車身廣告及角子老虎機貼紙等。

熱線服務方面,以中午至晚上時段(11:30至23:30)的求助次數最多,有205次求助,深夜至清晨時段共有42次;網上輔導深夜至清晨時段求助次數最多,為53次。當中,又以使用微信的手機應用程式最多,這種媒體能讓求助者,在無須透露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等個人次訊,讓求助者更感安全和隱私性。

呼籲個人或身邊親友,遇上賭博困擾時,請即致電─24小時求助熱線:28230101或以網上輔導方式─微信:skh24hli、網上即時傾:www.skhssco.org.mo或Facebook:www.facebook.com/24hli,與本服務聯繫。

服務對象:受賭博及理財問題困擾之人士,或其家人、朋友。

居民關注馬路裂縫釀安全隱患

由於輕軌等大型基建工程持續進行,加上其他電力、通訊、渠務、燃氣各項掘路工程令氹仔周圍「遍地開花」,一來影響行車,令導路擠塞情況加劇,同時令路面產生安全隱患,對行人和駕駛者構成安全威脅,近期有居民投訴廣東大馬路一帶路面出現多處裂縫,經多次修補但過了不久又再裂開,希望有關部門盡快了解原因並徹底修復路面,預防事故發生。

街坊總會氹仔社區中心主任黃雪儀表示,最近有居民反映廣東大馬路一帶的馬路、行人路口斑馬線出現多處裂縫,路面兒凹凸不平,對途經車輛和行人構成一定影響,中心指有關部門曾派人進行修補,但由於廣東大馬路是氹仔其中一條主要幹道,車流量大,附近地盤又有大型工程車輛出入,日夜都有不少車輛行駛,令路面裂縫修補後不久又再裂開,治標不治本,中心觀察一段時間後更發現裂縫有持續增加和擴大的跡象。

由於該區住宅大廈林立,附近設有學校,辦事處擔心家長和小朋友過馬路時容易絆倒而受傷,加上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路面損壞進一步增加行人和駕駛者的風險,希望有關部門徹查路面持續出現裂縫的原因,並盡快徹底修復有問題的路面,保障道路使用者安全。

氹仔社區發展促進會副理事長吳海欣表示,該會成立以來收到不少居民反映,指區內馬路經常因工程或水浸而出現坑洞、裂縫,衍生安全隱患,而廣東大馬路附近道路出現裂縫及持續擴大,懷疑與附近地盤施工所影響,建議政府查明原因以釐清責任,並儘快作出修補以免令行人或駕車人士出現危險,長遠來說,建議政府整合相關部門,統合道路開挖、設計、施工、監管及維護等權責部門,採用更先進的技術和材料進行施工,從而節省工程時間和提升施工品質,並加強道路巡查及維護,以改善本澳現有的道路環境。

項秉華芭蕾舞學校週年匯演

日前,項秉華芭蕾舞學校上演了一場學校週年匯演,演出的人員皆為該校之學生。當中,演出者不分年齡、膚色、種族,共同為是次演出表現個人最美麗的一面,這一畫面的確令筆者動容。澳門此一張丸之地,由於歷史原因,保留了葡國的文化特色,而且具有華洋通婚後的「Macanese」(土生葡人)。儘管膚色、種族、語言的不同,仍然能夠共同為一首又一首的音樂舞動身,一起共事,實屬難能可貴,是次演出共二十一首舞蹈,當中,編舞者皆為澳門的新晉芭蕾舞者們。而且,從演出的素質來看,尤其令筆者感到細心及一絲不苟。尤其以該校的舞者鄭嘉怡作獨舞演出的垂死的天鵝(The Dying Swan)最令筆者動容。此一舞曲由俄羅斯編舞家米歇爾‧福金(Michel Fokine)於1905年為芭蕾舞家安娜‧巴伐洛娃(Ahha

Nab/ioba)所創作,而且使用的音樂正是法國作曲家聖‧桑(Saint-Saens)在1886年創作動物狂歡節(Carnaval des Animaux)中大提琴獨奏的一段。其音樂所帶動的憂傷配以舞者個人對藝術追求的詮釋,令音樂得以在視覺上得到呈現。

演出當中,射燈照亮從舞台左方進場的舞者,手臂的擺動塑造天鵝的造形。當中,巴伐洛娃垂死的天鵝具有不同版本的詮釋。托卡黛羅舞團(Les Ballets Trockadero De Monte Carlo)的版本在音樂開始的時候並沒有舞者出現,而且當鎂光燈打出的時候,舞者的姿態採用一種舉哀的動作表現無奈。的確,托卡黛羅舞團具有詼諧的特徵,但當中所表現出的笑中有淚的確令每一位芭蕾舞家為之心酸。所有芭蕾舞者由於長久以來的訓練,身體上所接受的壓力令其不能在芭蕾舞台上一直展現其姿態的優雅。在芭蕾舞者眼中,身體是其展現藝術的方法,同時是其生活的支柱。芭蕾舞者利用身體展現藝術美、年青及肢體美,因此,年老、受傷及退役等都是令其必須助難以面對的。因此,垂死的天鵝表現了芭蕾舞者最美麗而且最遺憾的一面。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提出的名言「侃皮是種溫存的感情(Camp is a tender feeling)」,可以看出即使侃皮是一種唯美主義,但是,對於美的關注本身並不必然,它應所指的正是表演、創作者其風格及內容獨特的本身。因此,不難看見,垂死的天鵝所呈現的不是單純肢體上模仿垂死天鵝的本身,更重要的是它 如何展現芭蕾舞者在演繹中對它的投射。而事實上,在是次演出中,筆者看見的是鄭嘉怡小姐在表演的時候肢體中所表現出,個人如何看待芭蕾舞這一藝術,即是愛,亦是留戀,潛藏在內心的語言與侃皮所指的獨特性,創造了只屬於她一個人的垂死的天鵝。

澳門現時致力發展文創產業,在塑造不同類別的文創項目的時候,不妨看待表演藝術中所能表現的美。其強烈感動人心的能力,相信能夠在現時經濟發展過熱,物質化的生活當中,讓市民重新審視生命為何的意義。嘗試讓藝術教養人文,建立健康的價值觀,讓生活具有更多方面的發展與思考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