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態度是關鍵 中日政經存破冰可能

2015-03-11

【香港中通社北京3月10日電】 特稿:中日政經存破冰可能 安倍態度是關鍵(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恭)中國的全國『兩會』正在召開,中日關係也是代表委員們討論的焦點。從中不難發現,在經過2014年的低谷後,兩國關係開始出現回暖的苗頭。

3月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佈,3月中下旬將進行中日安全對話和外交當局定期磋商,這意味著中日時隔四年再啓安全對話。在經濟領域,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將加快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此前的1月份,中日防務部門舉行了海上聯絡機制有關磋商,同意建立『海空聯絡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表示:『中日關係近幾年經歷了一場大病,現在雙方正開始想辦法治病。』程永華介紹,去年11月APEC會議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晤,中日雙方在此前通過磋商并在會議期間宣佈四點原則共識,同意逐步恢復各個領域的對話和交流。

對於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是否邀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問題,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表示,我們會向所有的有關國家領導人和國際組織發出邀請,『不管是誰,只要誠心來,我們都歡迎』。

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認為,去年『習安會』、中日四點原則共識達成後,奠定了中日關係回暖的基礎。今年中日兩國的各種交流會逐漸展開,包括中斷已久的中日韓外長會,所以從大的方面來說,兩國關係確實逐漸在回暖。

但對於中日關係回暖的苗頭能否持續,人們仍持謹慎態度。程永華就認為:『兩國關係朝著改善的方向邁出了一步,但是改善的進程并不一帆風順。』

在結構性因素上,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呂耀東表示,日方希望從中國同時獲得經濟和安全的兩方面利益,實現政經分離。可以預見,中日在釣魚島和東海問題上的危機管控談判還將非常艱難。

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國態度十分明確的情況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態度,將成為中日關係回暖的關鍵因素。目前安倍仍然處於左右搖擺的狀態,他在歷史問題上的態度難以獲得中國等其他國家的完全信任。

多位專家都認為,安倍將要發表的戰後70周年談話將是重要的觀察點,如果以某種方式回避對歷史問題的反省,將會引起輿論反彈,對中日、韓日關係造成新的困難。

9日德國總理默克爾抵達日本訪問後,暗示日本需要借鑒德國的經驗,更多正視歷史。但安倍政府并未在公開場合對此作出回應。此前安倍政府提出安保法草案,為行使集體自衛權、強化日美軍事同盟、擴大自衛隊海外活動提供法律依據,引起中國方面的警惕。

周永生指出,中日關係改善不是中國一方的努力能够實現,必須兩國共同努力。日本需要呵護兩國來之不易的現狀,尤其在釣魚島和歷史問題上保持克制;同時努力推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為達成協議發揮建設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