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組步行系統連通中區至新口岸
2015-04-13
受松山地理位置所限,以往徒步往來中區至新口岸區需繞道而行。不過,隨著政府近年陸續完成建設及優化區內步行系統,包括開通焯公亭公園升降機及隧道圍升降機,構建無障礙步行空間,步行距離和時間得以大為縮短,市民使用這些步行系統就可方便往來山頂醫院、東望洋、水坑尾和塔石一帶至新口岸、皇朝及外港區;日後待愕街自動扶梯及連接焯公亭升降機的兩條行人隧道建成,更可進一步組成安全便捷的無障礙步行系統群組,讓市民尤其有需要人士皆可輕鬆通行。
創造無障礙步行環境
配合總體交通規劃藍圖,政府近年致力創造無障礙步行環境,利用各種自動或非自動系統,並對新舊過路設施進行優化及串聯,靈活連貫不同街區及主要道路,方便市民安全地徒步出行,總體改善本澳步行和交通環境。
中區的多組步行系統是澳門半島便捷步行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作為主要構件的“山邊街美化及新口岸和松山行人通道計劃”共分三區興建。第一區涉及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及山邊街圍繞的行人道和馬路,主要改建了隧道圍樓梯並加設升降機,以及開闢道路貫通山邊街,並在加思欄馬路與羅理基博士大馬路交匯處至聖羅撒中學之間進行街道美化及山坡整治等。第二區主要包括在焯公亭下方興建公園,以及增設天橋和備有樓梯的升降機塔樓連接松山山腳,並在山腳加以綠化。至於第三區,則在焯公亭下方公園興建兩條隧道,接駁至松山步行徑及得勝斜路。
縮短步行距離和時間
現時,第一區及第二區工程已相繼完成啟用,市民不僅可利用位於聚龍酒家旁的隧道圍升降機及行人隧道,往來雀仔園、加思欄一帶至近葡京酒店一段的羅理基博士大馬路;還可經焯公亭公園升降機從塔石、東望洋一帶到達近中聯辦一段的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再使用東方拱門附近的行人天橋和友誼大馬路行人隧道到達皇朝區和外港區。配合連接山頂醫院的愕斜巷升降機、已加設升降機的水坑尾行人天橋及金蓮花廣場行人隧道,構成連通水坑尾至外港的無障礙步行系統群組,大大縮短往來中區至新口岸區的步行距離與時間。
此外,政府目前正加緊進行“山邊街美化及新口岸和松山行人通道計劃”第三區工程及愕街自動扶梯系統建造工程,待此兩項工程竣工後,市民能以步行的方式更快捷安全地往來兩區,改變兩區步行路徑單一的情況,配合特區政府公共交通為主及綠色出行的交通政策發展思路。
(由土地工務局運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