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黨候選人競相勾勒「美國夢」 美國總統大選鳴槍開跑

2015-04-15

【中新社華盛頓4月14日電】(中新社記者刁海洋)「重燃美國希望」、「重拾美國夢」、「美國需要捍衛者」、「屬於美國的世紀」......隨著激動人心的口號再次響起,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選戰也正式拉開帷幕。蓄勢已久的競逐者們近期紛紛登場,喊口號、拉選票、踩對手、辦活動,忙得不亦樂乎。

從泰德‧克魯茲3月下旬打響「第一槍」算起,民主、共和兩黨迄今已出現四位候選人,呈現「三新戰一老」之勢。共和黨的三位候選人泰德‧克魯茲、蘭德‧保羅以及馬爾科‧魯比奧均是首次「試水」總統大選,三人都是現任聯邦參議員;而在民主黨一邊,頭頂多項「第一」光環的的希拉里‧克林頓雖已年近古稀,但氣場不輸當年。

競相勾勒「美國夢」欲喚起共鳴

鑒於距離明年11月8日的決戰日期尚有19個月的時間,四位候選人尚未提出具體的施政綱領。他們在起跑之日紛紛拋出「美國夢」、「美國希望」這類大字眼兒,希望喚起美國民眾的共鳴。

克魯茲在3月23日舉行的首場競選活動中說,「數百萬勇敢的保守派人士團結起來,將重新點燃美國的希望。」

保羅提出的競選口號是,「擊敗華盛頓機器,重拾美國夢」。

希拉里則在宣佈參選的視頻中表示,「每天美國人都需要一個捍衛者,我想成為那個捍衛者」。

魯比奧在本月13日的演講中直言,「21世紀是屬於美國的世紀。」

縱觀四位候選人的首次亮相,雖然他們均未就內政外交等具體問題做出詳解,但選民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們身上鮮明的黨派標籤。克魯茲、保羅和魯比奧三人秉承了共和黨「小政府、大市場」的政治主張;希拉里則透過普通人傳遞出「家庭強成就美國強」的信號,這與民主黨重視中產階段家庭的理念相契合。

2016年總統大選是一場馬拉松,起跑如何不會對最終結果產生決定性影響。諸位候選人在宣佈參選後即將投入緊張的佈局謀篇。組建團隊、籌措捐款、拜訪選民、敲定綱領.......等待競逐者們的注定是一場苦戰。

希拉里陷圍攻或疲于應對

作為美國選舉制度的一大特色,民主、共和兩黨的候選人都把矮化對手作為選戰中的重要戰略。本月12日,民主黨人希拉里甫一宣佈參選,共和黨人立即群起攻之。

多位共和黨人士當天公開指責希拉里接受外國捐款、違規私郵公用以及處理班加西事件不力。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普利巴斯說,「坦白地講,美國人民不能相信希拉里。」保羅則把希拉里定義為他所反對的「華盛頓機器」,他在推特上呼籲,美國「不需要希拉里」。

相比于「翻舊賬」,魯比奧選擇拿希拉里的年齡說事兒。1947年出生的希拉里現已年近70,魯比奧直言她已經是「過去」。他說,「一位代表著過去的領導人想把我們重新帶回到過去,但我認為這個國家已經在著眼明天了。」

對此,路透社評論稱,希拉里在民主黨內部優勢較大,很有可能贏得初選。但與此同時,她也吸引了共和黨幾乎全部的火力,成為共同打壓的目標。該媒體稱,風險在於希拉里或將疲于應對各方攻擊,以至於很難向外傳遞積極信息。

白宮競逐者對華態度受關注

雖然外交事務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所佔比重不如內政,但國際社會還是會密切關注候選人在外交問題上的表態。作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關係想必都會出現在各位候選人的政策清單之中。

在現有的四位候選人中,除希拉里曾任國務卿外,其餘三人並無外交實踐經驗。《外交官雜誌》日前撰文稱,希拉里是最早一批推動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美方官員。其他三人目前尚無暇顧及。回顧歷次美國總統大選,時不時會有候選人拿中國議題說事兒,特別是在涉及就業、貿易等問題上。但大多時候,競選時的「敢言」並不會真正兌現,中美關係最終還是會沿著正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