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每年產生四百萬立方米建築廢料

2015-04-18

【本報訊】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懷疑政府要否提供再生水。羅立文也形容,現時的建築廢料堆填區情況,或許令人「睡不著」。他指出,本澳一年產生四百萬立方米的建築廢料,每日有一千輛車進出堆填區,現已堆至十多米高。另外,垃圾焚化爐每日產生約八十立方的灰渣。

有議員詢問政府提供再生水的進度,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問:「澳門是否要有再生水?」他認為,理論上、環保上是應該有再生水的,但是,本澳現在向內地買水,沒有出現短缺問題,價錢合理。羅立文指出,再生水的成本不低廉,甚至是「貴水」,卻「用來沖厠」,他再問:「是否值得?」

關於垃圾堆填區,起初,羅立文說:「如果我講堆填區的事實出來,或者你睡不著。」他補充,位於機場旁邊、處理建築廢料的堆填區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本澳一年有四百萬立方米的建築廢料,每日有一千輛車進出堆填區,現已堆至十多米高,其範圍已至機場跑道引橋,也近乎影響路環發電廠的排水。

羅立文表示,有計劃把部份建築廢料 (石、木等) 以及廢車送往內地,今年將會諮詢。另外,本澳每月約有三百輛廢車。他也指出,垃圾焚化爐每日產生約八十立方的灰渣。

二O一O年,九澳灰渣堆填區被揭處理失當。環保局局長韋海揚重申,灰渣經過固化、密封包裝後,暫把它們安放在機場附近的建築廢料堆填區,政府仍在覓地真堆固化的灰渣。他指出,現時安放的地方已有防禦措施 (如:底部防漏污染),沒有出現空氣等問題,當局也會持續監察。他又提到,目前本澳是焚化廢舊輪呔的,長遠需要研究再利用,包括透過區域合作。

韋海揚也指出,環保節能基金自二O一一年至今年四月十二日,共批出三千六百宗個案,涉及三點二億元,基本符合該基金的設立宗旨。但是,當中有數十宗違規個案,部份已要求交還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