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高架橋建設克服多項現有設施制約

2015-04-27

輕軌氹仔線全長約9.3公里,施工範圍遍及多條主幹道,並與部分現有的公共設施重疊,因此,在開展工程的過程中,建設團隊除要顧及公共安全和巿民出行的需要外,亦需克服沿線環境和設施所帶來的制約和挑戰,方可順利推進施工。

與其他於城市道路開展的基建工程一樣,輕軌氹仔線早於設計階段,已將沿線的地下管線和周邊設施納入考慮,並於前期工程期間開始協調管線遷移等工作,以配合後續建設的推進。而在輕軌施工範圍內的一些大型公共設施如地下停車場及天橋等,除會對高架橋施工帶來較大制約外,當中部分設施更須於施工期間維持使用,因此,建設團隊亦引入不同的施工方法及安排以克服困難。

以機場一帶的輕軌高架橋建設為例,其施工範圍和機場連接酒店的行人天橋以及偉龍馬路的行車天橋兩項大型設施重疊,建設團隊須先拆除行人天橋,並穿過行車天橋結構於上方開展高架橋建設;而偉龍馬路又為往來澳氹的主幹道,車流量高,施工亦需平衡工程及交通的需要。因此,建設團隊在開展大量準備工作後,特別安排一連兩晚通宵施工,在盡量減低對交通的影響下將長56米、重達30噸的行人天橋分成三段拆卸運走;而在行車天橋上展開輕軌高架橋施工前,設計及建設團隊亦詳細分析了區內的交通流量及天橋的承載數據,並與交通部門協調將部分重型車輛分流,讓施工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順利展開,同時亦讓行車天橋在施工期間繼續維持通行。

而蓮花路的部分高架橋墩,亦須建於地下重型汽車停車場內,由於該處為新填海區,地下水位較高,施工過程可能出現地下湧水的情況;加上受停車場地下結構空間限制,亦難以於停車場內架設樁機。因此,建設團隊先於地下停車場加設支撐,讓樁機可設置於停車場上方、穿過兩層停車場樓板開展樁基礎施工,另一方面,亦圍繞樁基礎施工範圍建造3米高的臨時擋水牆和抽水系統,以應對潛在的地下水問題,透過此特殊的施工方法,令工程得以安全和順利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