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余被終止職務風波未息 八自稱文產基金職員爆曾被引導作証

2015-05-08

【本報訊】文化產業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周信余被終止職務的事件有新發展,八名自稱文化產業基金的職員向傳媒表示,前委員曾引導他們在調查問話中如何作答,而且其引導內容更事實不符。前日,廉署就文化產業基金人員的案件發出新聞稿,那八名職員認為,發出新聞稿的機構的處理過程「簡快」。昨晚十時,廉署再發出新聞稿回應事件。(見另稿)

三月廿七日,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出席公開活動後主動告知傳媒,一位文化產業基金領導涉嫌協助家人得到資助,由社文司辦公室法律顧問展開調查。四月廿八日,譚俊榮簽署批示,終止周信余擔任文化產業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的職務。翌日 (四月廿九日) 譚俊榮向傳媒表示,簡易調查程序的報告認為,基金會中有領導涉嫌違規和違法。

但是,廉政公署前日 (五月六日) 發出新聞稿稱:「廉政公署認同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所作簡易調查程序的結論,即無跡象或證據顯示原文化產業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在涉及其親屬的基金申請及審批程序中有違法或違規的行為。」廉署也指出,對於有舉報指有人在簡易調查程序中曾對同事施加壓力或影響,經調查後,亦無證據顯示舉報內容屬實。

宣讀新聞稿沒有答問題

昨日 (五月七日)下午一時十五分,八名自稱文化產業基金的職員在澳門城市大學召開記者會。他們沒有透露姓名,其中一人是文化產業基金項目資助輔助中心主任馮傾城。職員代表宣讀一份預先準備的新聞稿後,記者詢問細節,對方表示,新聞稿的內容已足夠,沒有補充。該新聞稿全文如下:

各位傳媒朋友︰

關於文化產業基金前委員接受調查事件,我們對有機構所發出的新聞稿,我們不便評論其結果,但認為這個過程為「簡快」,因為︰1. 據我們所知,有部分評審委員(包括在澳或出外公幹的項目評審委員)並沒有收到該機構發出的筆錄通知,而評委的資訊對還原事情的真相應有關鍵的作用。

2. 此外,在工作人員於昨天下午約五時才完成問話,離該新聞稿發佈時間只有一個半小時。

基於公務員的負責任的義務與誠信的操守,我們謹以個人身份向各位作出事實的陳述︰

1. 前委員在申報迴避前,曾多次查閱相關項目的卷宗。

2. 在社會文化司長辦公室展開簡易調查程序過程中,我們需要到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接受問話,前委員曾引導我們應如何作答,並明確指出,其並沒有出席過任何的評審委員會,即使有出席,亦只是在會前與評審委員打招呼。而在我們參與評審會議的同事中,有人清晰記得,在評審相關項目時,某人正位於其辦公室,而其辦公室與評審會議室位於同一個房間,中間只相隔一個屏板。因此前委員在我們接受社文司問話前的引導,由於與事實不符,令我們感到一定壓力。

3. 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展開簡易調查程序過程中,當我們接受完問話後,前委員亦於當日向我們詢問問話內容,當時由於其仍為我們上級,因此我們只能據其要求地回答,但此行為令我們感到有一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