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50525號
2015年05月25日
星期一
楊允中:中國旅客也屬國際化
2015-05-25
【本報訊】有意見批評,本澳的客源以內地為主,國際化不足,理工學院教授楊允中認為,中國遊客成為全球旅遊市場的最大客源,不能再說外國的旅客才是國際化,中國的不是。群力智庫常務理事陳家良提出,本澳的珍貴土地應優先解決市民的居住需要,經濟新區發展可以移到橫琴、中山、翠亨。
沒有中國客源 沒有今日澳門
早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二O一五中國 (澳門) 城市競爭力」報告。澳廣視節目「澳門論壇」昨早討論「澳門競爭力」。(見圖) 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教授楊允中表示,本澳擁有一國兩制等優勢,特區成立十五年來,包括現在賴以為生的、政府財政收入主要依靠的對象──博彩業,如果沒有中國龐大的客源,源源不斷的補充,發展到今天是絕對不可能的。
有意見批評,本澳的國際化程度不高,楊允中稱:「之前,我們中國沒有上來,中國沒有很強的競爭力,中國遊客不能到外面旅遊。現在,我們中國突飛猛進,變成僅次於美國的最大經濟體,經濟總量超過十萬億美元。我們的中國人到海外,已經成為全世界旅遊市場最大的客源,也包括來澳門的。所以,中國遊客走的都是國際化的標準,不能說美國人、日本人算國際化,我們自己的同胞不是國際化。我認為,不能這樣結論的。」
安居較宜居更迫切
楊允中提出,特區政府制定五年的「安居工程」,這較「宜居」更迫切,安置有公屋需要的市民。群力智庫常務理事陳家良則提出,博企應履行社會責任,提供交通給員工透過蓮花口岸上落班,為員工解決居住需要。政府則要推行「澳人澳地」的房屋策略,善用澳門珍貴的土地,優先解決市民的居住問題,增加公共房屋。至於,經濟新區發展可以移到橫琴、中山、翠亨。
澳門好不好 大家可看到
社科院表示,本澳的宜居城市競爭力排全國第五,原來,宜居城市競爭力是根據排水管密度等指標得出的結果。群力智庫常務理事陳家良坦言,這結果與本澳居民一般的認知、感受有點落差。他說:「做好了我們的衣、食、住、行,排名高才有意義,否則,只是數字上的東西。」有台下市民坦言:「我們不用太在意這些排名。澳門好不好,人們是看到的。」她表示,澳門空間不足、交通擠塞、綠化不多、樓宇僭建、排水道差,不是健康城市應有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