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出生率全球包尾 長遠恐損國家經濟

2015-06-02

德國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德國已取代日本成為全球出生率最低的國家,專家警告這趨勢恐導致勞動力短缺,長遠會損害這歐洲強國經濟。

德國審計公司BDO及漢堡國際經濟研究所(HWWI)上周五發表報告指出,過去五年內,德國每年每1000人平均誕下8.2名嬰兒,比日本的8.4名更少。若單看歐洲,葡萄牙(9人)

和意大利(9.3人)排第二及第三。全球出生率最高的是非洲國家尼日爾,年均每1000人誕生50名嬰兒。

HWWI主管福佩爾(Henning Vopel)稱,德國出生率下跌意味國內勞動人口比例會減少,預計到二零三零年,廿歲至六十五歲的勞動人口會由現在的61%跌至54%。BDO董事普羅布斯特(Arno Probst)稱,這情最後會令德國僱主面對更高的工資成本,並警告會影響經濟發展,「欠缺強勁勞動力市場,德國長遠不能再保持其經濟優勢」。普羅布斯特表示,德國需要透過吸納年輕移民勞工填補這個重大技術勞動缺口,且亦需要更多女性投身職場。

柏林人口發展研究所專家西韋特(Stephan Sievert)指出,一九七零年起,德國女性一生平均生育維持在1.4名孩子,相比下法國或北歐的婦女平均生育2名孩子。他指出,這是由於多年來德國婦女一旦生了孩子,都較少繼續工作,寧願留在家照顧孩子,縱使這情已有轉變,但始終難完全改變這個傳統社會規範。

德國多年來都有實施鼓勵生育及女性就業的政策,政府每年用以鼓勵和津貼民眾生育而直接支出或減免的款項,估計有2000億歐元(約1.7萬億港元),目前該國頭兩胎孩子每人每月可獲184歐元(約1556港元)補貼,第3胎每月獲190歐元,第4個孩子開始可獲215

歐元,一直領取至十八歲;新生兒的父親有薪育嬰假最長可達14個月,且亦擴大日間育嬰服務,增加託兒所,鼓勵年輕母親工作。不過這些措施實施多年,成效依然不彰,有分析指出,政府一方面加強託兒福利,一方面又「派錢」給專心在家帶孩子的全職媽媽,政策自相矛盾。

德國總理默克爾曾警告,人口老化問題是國家未來數十年最大挑戰之一,因此除鼓勵生育,亦透過吸納移民增加勞動力人口,惟近期反移民聲音大,仇外組織屢舉行示威,令默克爾政府在吸納移民政策上陷兩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