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中秋 別樣的月圓

2015-09-28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

告別奢華 小包裝月餅走俏冰城

百元以內的小包裝月餅佔領了今年中秋節哈爾濱市各大商場的櫃檯。記者在哈爾濱老鼎豐、好利來、中央商場等商場看到,以前隨處可見的金屬月餅盒如今多變為紙盒包裝。商場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現在8到10塊規格包裝的經濟型月餅通常是各個商家銷售最好的商品。

「以往買月餅送人,形成了攀比的風氣,以至於月餅從節俗變成了負擔,而現在月餅重歸了它的本質。」哈爾濱市民張衛東說。

真誠守望 急診大夫全力拯救生命

27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當人們和家人吃著月餅賞月時,仍有許多人辛苦地忙碌著。

吳增斌是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的急診科醫生,在擁擠的科室走道裏,他看到病人時總要側著身,讓患者和家屬先行。

談到中秋仍在上班,他笑呵呵地說:「每次節日期間都是急診科最忙的時候,早就習慣了。沒有什么比病人的安危更重要,而且自己也不是一個人在上班。」

上午10時,內科急診室外的電子屏上顯示,成人急診第174號、兒科急診第240號待診。

傳遞溫暖 貴州社會人士陪伴留守兒童

中秋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對於貴州山區裏那些留守兒童來說,他們更渴望親人的關懷與社會的關注。

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白層鎮興龍村地處邊遠山區,是少數民族貧困村。當地不少村民外出務工,大量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12歲的向德平年幼喪父,母親常年在外打工。「中秋節別人家都能團圓,我也很希望媽媽能回來。」向德平說,她知道媽媽在外打工是為了能夠養活起這個家。「但是今年的中秋節我覺得很幸福,因為有很多人關心我。」

26日,貞豐縣公證處幹部職工來到興龍村開展「關愛留守兒童,讓愛連接你我他」中秋慰問活動,為孩子們送來了節日禮物。

黔西南州教育局常務副局長梁喜明告訴記者,目前黔西南州共有留守兒童11萬人,2014年全州共建設完成45所農村留守兒童之家。「我們今年的目標是建立100所留守兒童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