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強反駁鏡湖慈善會逼害租戶說法 要知「借人老婆過唔到夜」

2015-10-10

【本報訊】政府批准位於沙梨頭海邊街的鏡湖慈善會土地發展計劃,將建十八層樓宇,用途包括住宅、商業及停車場。現址的居民及商戶均是慈善會的租戶,他們早前接受傳媒訪問。那裡有一間六十年的小店,其負責人感觸流淚,覺得不捨;在那裡居住的八十九歲婆婆希望獲得安置。

昨日,鏡湖慈善會理事長馮志強(見圖)說:「很可惜,有些傳媒逐戶採訪。每個受訪者都說很困難,這是一定的。你問我馮志強,我都說:我很窮的,沒有飯食,日日『鋸扒』。大家都懂得做這種渲染、煽情的事。」他認為,指責慈善會迫害租戶的都是抹黑。傳媒應實事求是報道事實。

要遵守合約精神到期要交還

「中國人有句說話:『借人老婆,過唔到夜。』你長佔我們的 (物業)?有法律,有依據,那 (物業) 是我們的,到期便要交還,要遵守合約精神。澳門是法治社會,不是『賴死』便可以的。」馮志強表示,沙梨頭海邊街的現收租金金額是特別相宜的,相關合約為期兩年,慈善會在半年前已通知租戶搬出。

沒收租戶求助

馮志強指出,以前有受重建影響的租戶,經補償後仍不能覓得居所,善慈會協助他們申請社屋。但是,直至受訪時,沒有收到沙梨頭海邊街租戶的求助。並說:「我們不會到期就找人推那些物業。」另外,他主動提及,十月初五街的重建項目已經擱置,原因是政府收取八千萬元溢價金,且不准增建樓層。

重建計劃多上天堂也未可完成

原來,早在四、五年前,鏡湖慈善會已有計劃陸續收回倒塌、空置的物業重建。大概有多少重建項目?馮志強坦言:「用二、三十年也不能完成。我們上天堂都未完成。」被問及慈善會已向政府申請多少重建項目?「我都數不清。太多了。」馮志強表示,慈善會有委員會經年累月專責相關工作。

重申需要更多資源穩定醫療隊伍

馮志強也指出,很多善心人士把物業贈給鏡湖慈善會管理,相關的收益部份回送給善心人士的後代,部份用於鏡湖醫院。有些善長更送出整條街道的物業,因此,慈善會持有數百間「屋仔」。他重申,需要很多資源來穩定醫療隊伍,使他們的薪酬貼近公立醫護的,也要為將來「積穀防饑」。

「我們賺取很少的錢。」馮志強指出,在鏡湖醫院第二門診求醫的市民是全免的,對於「冇錢殮葬的人」,殯儀館也是全包的。慈善會很少向外張揚上述工作,都是低調行事。就算有病人無法支付手術費,鏡湖醫院會要求簽署欠據,但不會主動強迫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