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影響亞洲地區 農產品價格近急漲

2015-10-19

《華爾街日報》表示,厄爾尼諾現象開始影響亞洲等地的農業區,推高農產品價格。

過去3周,糖的價格累積升31%,奶品價格升36%,棕櫚油價格升13.1%,小麥價格升6.1%。

美國和澳洲政府的氣象機構最近幾周警告,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是近二十年來最嚴重。日本氣象廳上周末表示,太平洋海面溫度遠高於正常水平,警告海面溫度甚至可能達到一九五零年以來最高。當赤道太平洋中部及東部的表面溫度較正常高,就可能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為全球不同地區帶來乾旱或洪水等極端天氣。

農民正憂慮農作物產量可能受影響。巴西糖農稱,大雨可能導致甘蔗的糖分下降。澳洲、亞洲和非洲部分地區的農民則關注乾旱或影響棕櫚油、小麥、可可和咖啡等農作物產量。分析預期天氣將導致農作物供應短缺,令部分農產品價格正由低位反彈。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上周稱,由於糖和奶品價格上漲,9月全球食品價格在18個月來首次上升。

厄爾尼諾的影響已在部分亞洲地區浮現。匯豐經濟師Joseph Incalcaterra稱,印尼的火耕種植導致當地8月中以來煙霧瀰漫,由於厄爾尼諾造成的乾燥條件,使大火持續時間較正常長,其影響確實存在。

由於氣候出乎預期乾旱,多個亞洲主要產糧國家的政府農糧部門已下調對未來一年的產量預期。

越南咖啡可可協會(Vicofa)預計,當地咖啡產量將大幅下降,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預計大米產量將下降15%至20%。印尼棕櫚油協會稱,印尼的種植園面臨比正常更乾旱的天氣,導致果實延遲成熟。這最終可能影響棕櫚油供應,推高其價格。

目前黑海及美國部分小麥種植區天氣乾旱,交易商憂慮供應可能趨緊。澳洲小麥交易商增購期貨,以確保稍後的供應。相反巴西的農民憂慮雨量太多,令甘蔗含糖量降低,而且潮濕天氣也不利蔗糖儲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報告指出,在發生厄爾尼諾現象後的12個月,非燃料類的大宗商品價格平均升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