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51021號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研究指澳去年消耗香煙 三成屬私煙
2015-10-21
【本報訊】由國際稅收及投資中心與牛津經濟研究製作的《亞洲十六國私煙問題研究二零一四》中的亞太區研究指出,本澳私煙問題嚴重程度在亞洲中排第二,以去年數據推算,去年本澳消耗的十一億支香煙當中,百分之三十四點五為私煙(即三點七億支香煙),政府煙草稅收因此少收了一點八五億元。
政府少收一點八五億稅收
該調查於澳洲、汶萊、柬埔寨、香港、印尼、新加坡、台灣、泰國等亞太區十六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調查時間為二零一四年,推算有關地區私煙所佔的市場百分比。研究發現,去年本澳消耗的十一億支香煙中,百分之四十八點七屬合法完稅煙、百分之十六點八屬入境人士自攜的免稅煙,百分之三十四點五是私煙,主要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經由非法渠道進入澳門,亦有約一千萬支為贗品,政府煙草稅收因此少收了一點八五億元,等同政府非博彩稅收百分之零點七。比例是進行該調查的十六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二位,僅次於汶萊。
該研究認為,造成本澳私煙嚴重的原因,主要是澳門與內地香煙稅有較大差異,尤其澳門特區政府於二零零九年及二零一一年大幅調高煙草稅,升幅累計達三倍,進一步擴大澳門與鄰近地區的合法完程煙的售價差距。去年在澳門,一包香煙零售價約為三十元澳門幣,但在中國只售澳門幣九元。除兩地售價差距大,邊境監管薄弱,訪澳內地及香港旅客量龐大,亦是其中一項原因。
牛津經濟研究院行政總裁Adrian Cooper(庫珀)指,該研究顯示了澳門私煙問題的嚴重性,除有損澳門政府庫房收入,亦會助長有組織犯罪活動。建議政府考慮引入一套平衡的煙草稅政策,令煙草稅跟隨通脹作溫和有序的調整,避免突然大幅度調升煙草稅,使香煙差價急升,同時建議加強執法力度和社會教育,提高社會關注買賣私煙的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