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校准整幢拆卸重建 惟最下三層須保原建築風格

2015-10-31

【本報訊】城市規劃委員會昨午再次討論勞工子弟學校 (位於鏡湖馬路) 的規劃條件圖草案,相關樓宇建於一九五二年。有意見認為,應該整幢拆卸重建,也有意見提出,保留建築物立面。最終,城市規劃委員會主席、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總結,准許整幢拆卸重建,不過,最下三層要保持原有的建築風格。

文化局沒有就勞工子弟學校的個案提出新的意見。文化財產廳代廳長梁惠敏重申,該局在二O一四年六月已向工務局提出意見,勞工子弟學校的建築物不在緩衝區內;該局的分析結果是不需要保留立面,但是,將來的興建反而要與周邊樓宇,尤其是對面的永樂戲院協調。

「若這 (建築物) 要保留的話,很多都要保留。」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麥瑞權認為,既然文化局沒有異議,各方面條件又許可的話,政府應該快些依法批准。城規會委員胡祖杰表示,希望保留不同時期的建築物,但是,保留立面而影響新樓宇的興建,是對學生和業權人造成損害。

城規會委員林翊捷表示,勞工子弟學校樓宇的建築風格是較特殊,這是相當明顯和肯定的,它對社區的風貌也有相當大影響。城規會委員利安豪表示,本澳和其他地方已找不到這類特色的建築物,而且,歷史建築也具有教育功能。他相信,不保留勞工子弟學校的立面,永樂戲院的價值也會受到影響。

城規會委員、勞工子弟學校校友陸曦 (藝術界人士) 宣稱,對勞工子弟學校教學樓有較多記憶,因為,從小在那裡出出入入。他認為,澳門可能仍有類同立面的建築物,為了保留立面而延誤建築期,對學子有最大影響。又說:「作為老校友,這座大樓更多回憶是保留在我們的腦海和照片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