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15年開創大國外交新時代 不迴避敏感問題

2015-12-07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呈見)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5日閉幕當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程回國。新華網報道稱,這是習近平第七次踏上非洲大陸,也是擔任中國國家主席後第二次訪問非洲。中國內地黨媒和官媒高度評價2015年習近平的外交成果。

央視援引中共中央黨校網站的文章指,2015年習近平用42天時間,8次踏出國門,出訪四大洲10個國家,參加9次國際會議,是就任中國國家主席以來出訪次數最多的一年,譜寫大國外交新華章。

文章認為,2015年習近平開創大國外交新時代,推進合作共贏國際新秩序,開?中國開放發展新局面。他的足跡遍布亞、歐、美、非四大洲,中國正以嶄新的姿態為世界發展作出新貢獻,同時也贏得東方大國應有的尊重。

中青在線的文章認為,在2015年下半年,習近平主席開始了系列外交出訪活動,加強同世界各國的聯繫和交流,讓世界讀懂中國。在外交活動中,面對著一些敏感問題,習近平從不迴避,對外國政要和媒體嚴正闡明中國立場和態度:

在亞投行方面,習近平表示,中國提出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目的是推動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深化區域合作。亞投行是一個國際性的金融機構,其規章制度和運作要由各成員國協商決定,并不是中國一家說了就算的。

在南海問題上,習近平說:“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這是老祖宗留下的。任何人要侵犯中國的主權和相關權益,中國人民都不會答應。中國在南海採取的有關行動,是維護自身領土主權的正當反應。對本國領土範圍外的土地提出主權要求,那是擴張主義。中國從未那麼做過,不應當受到懷疑和指責。”

在中美網絡問題上,習近平在今年訪美期間會見出席中美互聯網論壇雙方主要代表時強調,“中國倡導建設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主張各國制定符合自身國情的互聯網公共政策。中美都是網絡大國,雙方擁有重要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間。雙方理應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就網絡問題開展建設性對話,打造中美合作的亮點,讓網絡空間更好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

近年來,外界不斷歪曲中國軍事發展,肆意炒作“中國威脅論”。習近平對《華爾街日報》表示,“中國歷來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和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中國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并不是為了窮兵黷武,我們沒有這個想法。在國土之外,中國在亞洲沒有任何軍事基地,沒有任何駐軍。為表明中國堅持和平發展的決心,我不久前宣佈中國將裁軍30萬。中國早就承諾永遠不搞擴張、永遠不稱霸。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這一點。”

目前,全球經濟發展疲軟,缺乏增長動力。同時,中國經濟也面臨著下行壓力增大的局面,外界不斷出現“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妄議中國經濟發展。習近平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次峰會時強調,“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中國在世界經濟最困難的時刻,承擔了拉動增長的重任。今年中國經濟預計實現7%左右增長,仍將占世界經濟增量的約三分之一,仍是世界經濟重要動力源。”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出“重拳”整治黨內腐敗現象,彰顯了黨治理腐敗的堅強決心。在回答《華爾街日報》關於中國開展反腐敗鬥爭等問題的提問時,習近平指出,“反腐敗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任務,也是民心所向。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礎是人民擁護,必須保持同人民群?的血肉聯繫。中國共產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黨內肯定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腐敗問題就是其中一個頑症。中國共產黨敢於直面問題、糾正錯誤,善於自我淨化、自我革新。人民群?最痛恨腐敗,我們必須順應民心。”

“十三五”規劃為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樹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綠色發展,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習近平主席在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時表示,“過去幾十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發生了深刻變化,但也承擔了資源環境方面的代價。鑒往知來,中國正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中國把應對氣候變化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堅持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并重,通過法律、行政、技術、市場等多種手段,全力推進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