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商不減價開放市場也無用

2016-04-04

【本報訊】政府早前取消了街市週邊範圍五百米禁止銷售魚、肉等鮮活食品的發牌限制,市販互助會會長柯勝樂指出,政府過去開放蔬菜零售市場,但批發市場沒有開發,仍然由十多個欄販經營,蔬菜價格依然沒有因此而下跌。若批發商不減價,開放市場亦無助物價下調。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何永康認為,政府要做好反壟斷、改善加快減慢等情況,物價回落才能見效。

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昨探討取消了街市周邊五百米範圍禁止銷售魚、肉等鮮活食品的發牌限制對物價回落的作用。邀請了市販互助會會長柯勝樂、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何永康、明愛總幹事潘志明共同探討。

柯勝樂指出,政府過去提出興建新口岸街市及東北新街市,十多年已過去仍未見下文,另外,政府過去開放蔬菜零售市場,但批發市場沒有開發,仍然由十多個欄販經營,蔬菜價格依然沒有因此而下跌。認為是次取消街市周邊五百米範圍禁止銷售魚、肉等規定,只是將責任交回給社會。他不反對此做法,認為可以方便市民。不過提醒,要做好食品來源監管,保證來自合法貨源,以及做好衛生監管,以免影響民居衛生環境。

潘志明亦支持取消街市周邊五百米範圍禁止銷售魚、肉等規定,認為有助市場開放。又認為,澳門貨源仍是過元單一,需要再拓濶貨源。

有出席論壇的市民反映,珠澳兩地鮮活食品差價大,單是本澳,零售與批發價亦有一至兩倍差距,有市民希望商販加幅要合理,不要暴利。柯勝樂解釋,批發與零售間,由於環節收費太多,造成批發價與零售價出現一至兩倍情況。即使民署開放發批市場於早上十一點後單次進場機制,但貨品質量差,大多只是供應食肆,對平抑物價作用不大。他認為,要物價回落,批發商不減價,開放市場亦無助物價下調。

何永康倡引入反壟斷法

消委會雖然就《消保法》立法,引入反壟斷、不容許聯合抬價等條文,何永康認為,短期可以拓濶貨源,長遠仍要透過立法,引入反壟斷、不容許聯合抬價、反暴利,改善加快減慢等情況。

另有出席人士反映,有食物銀行明亮坊受惠人士領取食物後立即返回內地,質疑食物銀行門檻低,未能令真正有需要的澳門居民人士受惠。潘志明表示,不了解該個案,他指,每名受惠人士每月大約可領取一千多元的食物補助。澳門租金高昂,部份租戶不能於單位內煮食,估計該人士是領取食物後帶返內地自用。又指,明愛只是食物銀行的執行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