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60414號
2016年04月14日
星期四
扣起愛都聯署意見書 吳衛鳴理直氣壯
2016-04-14
【本報訊】早前,《論盡媒體》一則報道中指出,有文遺會委員感到意興闌珊,認為委員會已被「行政主導」。去年,有團體收到百多個簽名,引用《文化遺產法》要求啟動舊愛都酒店和新花園泳池的文物評定程序,並遞交十多頁的申述書。文化局竟然把這份文件「扣起」,沒有提交到文化遺產委員會。
昨午,記者經過逾十分鐘追問原因,文化局局長吳衛鳴說:「希望社會理性討論,不是質問方式。我領導一千同事,二十四個部門,我們很認真、很用心去做好每日的工作。我們冇心隱瞞,我們很堅持,甚至有時很委屈。」記者問:委屈是否來自社文司司長譚俊榮?吳對著記者說:「或者來自你都未定。」
坦言要過濾
吳衛鳴表示,那份要求啟動文物評定程序的申述書,有些內容「比較牽強」。文化局文化遺產廳廳長陳惠敏表示,申述書的內容非百份百準確,已把這些重點告知文遺會,並作出澄清。又坦言,若文化局不事先過濾,可能會造成混淆。而且,那份文件早已由發起聯署的團體上載到網絡,也在一些地方放置印刷本。
呼籲要向前行
「最重要是討論文件當中的精神。不是你 (記者) 講的程序、過程、要讓每一個 (委員) 知道。關於那份文件的內容,我們是否值得考慮。若我們分析了,也向文遺會解釋了,清楚了,我們就要向前行。你硬要咬著。」吳衛鳴又表示,過程中若沒有互信關係,全部工作都要巨細無遺的話,甚麼也做不成。
早前,文化局公開提出文遺會的、有關舊愛都酒店和新花園泳池的資料,被批評粗糙、簡單。吳衛鳴始終沒有清晰表明該局有一份更嚴謹的、更詳盡的、更高水平的研究報告。不過,他說:「當然有很多技術的文件支持我們的說法。」並表示,若覺得有需要,是可以公開的,不過,不知道公開是否有用。
之前,涉及拆毀愛都、新花園、加思欄葡式小屋的文遺會會議均是閉門進行,社會提出質疑和批評,也有要求公開文化遺產委員會會議。往後會否公開會議?吳衛鳴仍然說:「如果可以公開的,我們盡量公開。」他表示,在討論未列入文物清單的建築時,涉及的資料很敏感,若然公開,「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可能未必有好好效果」。而且,當局也要顧及業主和租客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