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60414號
2016年04月14日
星期四
快遞業:無一達標 內地快遞電動車時速禁超15公里
2016-04-14
【香港中通社4月13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吳為思)中國日前出台首份專門針對快遞行業車輛的國家強制性標準,規定最高時速不得大於15公里,整車質量小於200公斤。快遞公司負責人指,這樣的速度堪比自行車,或令配送時間延長一倍,且按此標準許多公司全國千輛快遞車無一達標。若按國家標準改造,一家擁有4000輛快遞電動車的企業,需額外投入800萬元(人民幣,下同),業界直呼成本太高。
新京報13日報道,中國國家郵政管理局近日發佈國家強制性標準《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並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對最高車速、整車質量等技術指標都作了細化規定,包括快遞三輪車最高車速不應大於15公里/小時,快遞車?動時不應加速過快,4秒內起步加速應不大於5公里/小時。此外快遞電動車一次充電後,續航里程不得小於60公里。
標準起草組解釋,快遞三輪車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又帶有一定重量的廂體,車速過快不僅對其他車輛造成潛在威脅,也會給快遞員自身安全及快件安全帶來隱患。起草組還認為,考慮到其他交通參與者的安全,尤其在居民小區等人員密集地方,快遞三輪車?動時不應加速過快。
某快遞企業相關負責人反映,這樣的速度堪比自行車,影響配送時效。目前快遞車時速約為30公里,標準中的最高車速僅為一半。這樣雖能保證安全,但很難保證“準點準時”。原本半小時的送貨時間,可能被延長至1小時,而且公司400輛快遞車至少在續航能力方面都不達標。此外,“對運送冷鏈產品影響更大”,他說,“冷鏈商品需在中午前送出去,如果太晚,再好的冷鏈措施也無法滿足需求”。
另一家規模較大的快遞公司負責人說,按此標準公司1000多輛快遞車,無一達標。
北京交通大學物流研究院副院長王耀球認為,快遞車需行駛在非機動車道上,如果時速超過15公里,可能對行人等造成傷害。規範標準有助於規範快遞車,減少其違規操作,並減少由快遞三輪車引發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中國快遞協會原副秘書長、永驛物聯智庫負責人邵鐘林則指,需考慮道路的承受能力,也需滿足快遞運送的要求。
此外意見稿還規定,快遞車的整車質量小於200公斤,最大裝載質量不大於180公斤,較2014年出台的行業標準收緊了1/3。起草組指,整車質量下降意味著廂體需採用質量較輕的新材料,如鋁合金,成本增加近800元。滿足要求的話,建議採用鋰電池或光伏電池,價格提高2000多元。某快遞企業負責人直呼成本投入太高,指按現有4000台快遞電動車計算,需再投入約800萬元。
中國內地多地近日開始限制非機動車出行,專家認為,符合國標的快遞車,政府應給予通行條件。邵鐘林指,國標出台後,快遞車將具合法身份,當地政府需給予一定的通行條件。他說,“合法性會提高,但可能仍要符合某些城市的禁行規定”。
新華網日前報道,3月下旬起,深圳針對無證駕駛摩托車,利用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兜客攬客實施非法營運,或違規使用電動(機動)三輪車等行為,展開新一輪“禁摩限電”集中整治,10日時間共查扣電動車17975輛、拘留874人。北京的長安街及其延長線等10條道路,也開始禁止電動自行車通行,這或將引起二、三線城市的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