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60416號
2016年04月16日
星期六
康復服務十年規劃展諮詢
2016-04-16
【本報訊】" 澳門特區康復服務十年規劃"由四月十五至五月三十日進行公眾諮詢。整項十年規劃分為短期(二零一六年至一七年)、中期(二零一八至二零二零)、長期(二零二一至二零二五)三個階段,以《殘疾分類分級的評估、登記及發證制度》為依據,制訂與殘疾情況相適應的服務範疇和措施,共多達三百四十七項行動統計,更好地支持殘疾人士康復及融入社會、 共同構建一個以平等權利和共融為本的澳門社會。
由十四個政府部門組成的" 康復服務十年規劃部門研究小組”自二零一三年起花了兩年時間,透過參考國際發展趨勢及外地先進經驗、 分析本澳康復服務現況及殘疾人士的生活情況、 以及聽取康復組織及殘疾人士和家屬的意見、 提出了涉及十三個服務範疇的短、 中、長期十年發展計劃建議。整項計劃涵蓋殘疾預防和鑑定、 醫療康復、 學前訓練、 教育、 就業和職業康復、 住宿照顧、 社區支援、 社會保障、 殘疾人士自助組織發展、 無障礙環境建設( 通道設施和交通、 資訊及通訊科技應用) 、 康體及文藝活動、 公眾教育等與殘疾人士生活息息相關的方案措施、 合三百四十七項。分為短、中和長期三個階段推行、 當中內容舉例如優化早期療育服務體系、 增加早期訓練服務名額、加強對有關家屬的支援、 全面優化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體系、 推動在本澳四高校聯考設立合理便利考試措施、 研究向聘用殘疾人士的企業提供輔具支援、 開展社區精神科外展服務、 開展康復機構輔具資源服務、 研製“ 殘疾人士住宿服務需求及服務配置工具" 、 於新規劃的社會房屋適當增加單位內的無障礙設施、 加強殘疾人士家居支援服務、 探討殘疾金受益人試工寬限期措施、制訂“ 澳門無障礙及通用設計規劃指引" 、 增加低地台巴士數量、
增加和優化復康巴士服務、 增加手語翻譯員數目和持續提供培訓、 支持口述影像服務的開展和提供、 與殘疾人士體育組織合作推動殘疾人士參與體育活動。
本澳目前共有一萬名持有殘疾評估登記證的人士,諮詢文提出兒童綜合評估中心,社工局社會互助廳廳長蔡兆源表示,設立由社工局、教青局及衛生局已就評估中心的設立進行試行,早期發現、治療存在發展障礙的兒童,至服務轉介,縮短有需要兒童的就診及服務輪候時間。另會年度、中期評估及十年總結康復服務十年規劃,按社會發展調整服務。
四月十五日至五月三十日,社工局就此展開為期四十六天的公眾諮詢。四月二十三日,早上十時至十二時、下午三時半至五時半,將於黑沙環衛生中心設兩場殘疾人士諮詢專場,二十四日下午三時半至五時半,將於黑沙環衛生中心設公眾諮詢專場,亦可於社工局網頁發表意見,歡迎市民踴躍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