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60421號
2016年04月21日
星期四
廉署報告轟官商勾結 議員獻策遏歪風
2016-04-21
【本報訊】廉政公署二零一五年工作報告揭示公務員與商人互相勾結情況顯著上升, 在公共部門工程、 採購、 服務外判等項目中合謀貪污。議員梁安琪促請檢討採購法,加強公務員守法意識,議員吳國昌提出,將重大開支提交立法會審議,另議員施家倫建議,落實領導人官員問責制度等,遏止歪風。
過去審計報告同樣揭露多個部門在公共採購及服務判給上有法不依。對多項報告接連指出的問題,多名議員昨在議程前發言表關注。梁安琪指出,本澳採購法沿用三十年,早已不合時宜,坊間亦一直質疑政府採購方面容易成為貪腐溫床。報告亦指出,有公共部門以“ 法律滯後” 為理由而在行政程序及行政行為中偏離“ 合法性原則” ,相關制度的改革顯得更為迫切。 但採購法自二零一四年提出修訂後至今仍未完成,希望當局能加快相關工作,填補法律漏洞,保證公帑用得其所。而一些政府部門存在著對法律認知不足和執行時偏離法律原意的情況,濫用特殊做法,令坊間不滿政府官員在頻繁出問題後總以不認識法律為由推搪而不思悔改。認為應加強公務員法律認知及守法意識。
吳國昌認為,政府部門在處理外判批給缺乏透明度,缺乏公開監察,長期黑箱作業,形成官商之間長期屢次判給同一對象,由長期合作長期互相遷就,不幸發展出官商勾結偏離法制原意的後果。在公共部門的工程、 採購、服務外判等項目中合謀貪污的情況比較嚴重。政府部門在處理外判批給長期黑箱作業, 形成官商勾結利益輸送持續浪費公帑、實應採取措施建立法制予以遏止。
他認為、 特區政府應當正視問題, 從改進制度增加透明度的方向解決。促請特區政府下決心建立法定機制、 把公共部門的工程、 採購、 服務外判的重大開支提交立法會進行公開審議、藉此公開交代各項批給的決定。在這項立法之前,特區政府現在應當盡快採取措施,令各部門工程、採購、服務外判的一般開支項目常規性在各公共部門網頁內公佈、 接受公眾監察。
施家倫批評,有些範疇不怕醜、 敢揭醜、 勇於承認錯誤、 改正問題、 努力去避免繼續出醜值得肯定。但是、 也有一些涉事部門急於否認問題、 逃避問題, 知錯而不認錯, 認錯而沒有改錯, 習非成是, 一錯再錯, 當局必須要嚴格執法,樹立法律底線開始、全面強化施政團隊解決問題的意識,促使領導官員以更大的決心去克服難關, 解決問題。把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官員的重要內容,儘快對領導幹部推進法治建設實績的考核機制進行設計, 將考核結果融入到績效評審制度。還要落實領導官員問責制度,構建“ 能者上、 庸者讓、 懶者下、 過者罰貪者出、 獎優汰劣”的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