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發展與環保需平衡

2016-04-23

【本報訊】行政長官崔世安表示,環保局正制定環境功能分區概念,對不同功能區提出適合發展方向,包括嚴格保護區,嚴格保護和控制區內項目,在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基礎上,用環保促進發展,亦都發展保護環境,在發展與環境保護間取得平衡。

議員李靜儀指出,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已連續七年超標,平均每日有半數的污水未經完全處理就排放入海,嚴重污染沿岸水域,但多年來當局卻欠缺治理或應對方法。固體廢料量繼續攀升,建築廢料堆填區早在二零一三年已迫爆。但研究多年的建築廢料管理制度至去年底才作公開諮詢;粵澳合作協議允許建築廢料跨境轉移、處理和再利用的計劃又遲遲未落實,以及遲遲未出台保護自然資源的規範和規劃,更未有任何措施保育市肺路環;日前更有官員表示,涉及山體範圍的定義尚未存在,需要在社會討論或共識下清晰界定,讓人質疑政府空口講白話。面對固體廢料處理壓力日增、堆填區迫爆、污水處理廠超負荷等一系列迫在眉睫的環保問題,政府有何實質的應對?為避免澳門僅有的自然生態資源和景觀在社會達成共識前被消失,會否凍結所有影響自然環境的項目批給,並同步做好城巿總體規劃及詳細規劃,明確本澳 “生態景觀綠地”面積或比例底線。

崔世安表示,隨着社會高速經濟發展,人口和旅客增多,居民消費和生活模式變化,大量基建工程,澳門在處理各類廢料的環保基礎建設方面造成了大壓力。在總思路上,希望能夠在本澳解決就盡量本澳解決,不能夠在本地區解決的就透過區域合作解決。建築廢料方面,本澳已經獲得國務院批准有關區域合作的項目,政府亦都着手建築廢料堆填區建設所需的設施的工作,建成後將會能夠每日二千公噸的建築廢料進行篩選,符合作為填料的質量如果能夠配合本澳新城填海的工程,將優先處理在新城填海的填海工程,不能夠消納的就會透過粵澳合作、區域合作處理。另已委託顧問公司就有關固體廢物和污水處理管理的策略和現有設施進行全面的檢視,和進行更前瞻性的規劃。政府亦會在短、中期的優化方案裡面,會研究和接近落實港珠澳大橋珠澳人工島南端是會建造新的污水處理廠,長遠地分擔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部分的處理壓力。

他續指,五年規劃內亦明確提出優化污水處理的能力,在保持現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能力基礎上,提高其他類別垃圾處理的能力,力爭在今年發佈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致力推動源頭減廢、分類收回的政策,對各種廢物進行減量和資源回收再利用。環保局亦在編制「澳門環境保護規劃二零一零至二零二零規劃中」提出環境功能分區的概念,根據不同地區的環境特性,對不同功能區提出適合的發展方向,期望能夠在城市開發利用時,建立起環境保護措施,最終達致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間的平衡。其中,環境嚴格的保護區將透過嚴格保護和控制,建設生態敏感性較高的區域,盡量避免區內所有與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無關的開發活動,以保護區內珍貴的自然資源。並與工務局積極溝通,以便在城市總體規劃中,對環境嚴格保護區作出考慮。在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基礎上,用環保促進發展,亦都發展保護環境。通過立法、城市規劃、土地利用、環境管理和控制,希望能夠更有效保護好環境,在城市發展和保護環境間保持平衡。由於總體規劃還有一段時間才會出台,保護必須要保護的。

對於之前社會質疑部份涉及山體開挖發展項目,崔世安重申,會重視合法性;目前亦未批出工程准照和未有開工。未來一定要增加資訊透明度。

對議員關翠杏問及政府公共採購和外判工程的問題,崔世安表示,已採取積極的跟進措施,他強調第四屆政府任內定會做好修改和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公務員採購程序的務實指引,優化公務員採購工作;加強對公務員的針對性培訓,明確官員的權利義務,確立責任意識;和嚴格執法及執行罰則,如發現違規違法情況,在查清客觀事實的前提下,堅決追究行政和刑事責任,並將官員問責和績效管理相結合,建立科學規範評價和獎懲機制,以制度建設為基礎,根據法律而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