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遭遇『黑色星期五』 滬指大跌近3%

2016-05-07

【中新社北京5月6日電】(記者 陳康亮)6日,中國A股遭遇『黑色星期五』,四大股指悉數大跌。其中,上證綜指跌幅近3%,險守2900點大關。

當天,上證綜指、深成指、中小板指數和創業板指數跌幅分別為2.82%、3.57%、3.84%和4.27%。

東北證券策略分析師沈正陽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期市場儘管有所反彈,但總體而言仍處弱平衡狀態,A股上市公司整體盈利微跌。即使一季報業績表現優異的創業板公司,如果扣除外延式併購,其內生性增長其實接近零,上漲動力不強。加之本周人民幣匯率持續下跌,對投資者信心造成一定衝擊,導致當天股市大跌。

6日,中國官方公佈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202,連續三個交易日下跌。在過去的三個交易日中,人民幣中間價累計下調637個基點。

沈正陽指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連續下跌,難免使一些投資者聯想起年初人民幣匯率持續走低的情況。在匯率貶值壓力下,不管是債券、股票,還是房地產市場都面臨壓力,祗不過股票市場更為敏感。

申萬宏源宏觀分析師李慧勇也提醒說,由於人民幣貶值壓力仍舊存在,一旦美聯儲加息預期再起,美元重新走上昇值通道,人民幣將再次面臨貶值壓力,並可能導致資本外流,對市場流動性產生衝擊,必須予以密切關注。

針對未來A股走勢,沈正陽認為,當天滬指未能有效突破3000點大關,對市場人氣有所衝擊。就資金面而言,增量資金不足;加之上市公司一季度盈利增速微跌,且採購經理人指數等宏觀數據有所回落,預示經濟企穩復蘇的持續性不足,貨幣政策以穩健為主,故預計短期市場以盤整行情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