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聞集納

2016-05-25

仁伯爵綜合醫院尊重家屬意願並提供適切後續支援

就近日網絡社交平台轉載病人小愛治療其軟組織腫瘤的相關情況,仁伯爵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血管科醫生於昨日已和患者、患者家屬及澳門身心障礙者聯盟會面,整形外科提出詳細的手術方案、併發症、風險及預後,還有送外診治的條件等,冀患者及家屬瞭解更多有關資訊及治療方案的可行性,此亦得到家屬的理解及接受。而據患者表示,已安排於5月30日在香港進行手術,為此仁伯爵綜合醫院亦已立即安排患者於明日(5月25日)與腫瘤科醫生會面詳談,進一步了解院方對患者術後的跟進治療。

仁伯爵綜合醫院一直十分重視醫患溝通,首階段是讓患者能得到適切治療,至於是否應家屬意願,安排轉介患者到外地接受治療,院方重申5月22日新聞稿的立場,須遵循送外診治制度規定,由專科醫生依患者病情作專業判斷,為病人提供適切治療方案。

消委會調查新鮮豬肉價格

∆消費者委員會履行6月12日第4/95/ M號法律第10條第2款b)之規定,於5月24日收集街市及超市的新鮮豬肉,包括豬扒、排骨、豬腩、瘦肉、半肥瘦及豬手等10個部位的零售價格。

“新鮮豬肉專項物價報告”已上載於消委會網頁 (www.consumer.gov.mo) 、 iPhone Android手機應用程式的“澳門超市物價情報站”以及該會微信帳號內的“物價查詢”,同時,消委會亦將5月24日最新調查到的新鮮豬肉零售價與珠海市近一周的新鮮豬肉平均零售價作出對比,並將有關的資料上載到該會網站供消費者參考與比較。

消費者如有相關查詢,請致電該會熱線電話:8988 9315。

教青局拜訪湖北省教育廳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支持和贊助,澳鄂大專人士協會聯同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廿一家高校澳生社團主辦,澳門中華教育會指導的全國高校澳門學生論壇日前在鄂舉行。23日教育暨青年局局長梁勵一行拜訪湖北省教育廳,雙方就澳鄂兩地在非高等教育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澳門學生升讀和就讀當地高校的情況等進行交流。

教育暨青年局局長梁勵向湖北省教育廳對在鄂就讀高校的澳門學生的支持和關懷工作表示衷心感謝。梁勵介紹澳門特區政府以“教育興澳”、“人才建澳”作為施政理念,近年非高等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果,尤其是教育公平得到有效落實,升學率接近九成,透過大專助學金鼓勵和支持優秀學生、不同家庭經濟條件的學生升讀高等教育,未來將通過發展高品質的教育,培養優秀人才。

湖北省教育廳廳長劉傳鐵指出,該省是教育大省,近年積極引導、選拔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薄弱學校及邊遠地區學校任職任教,致力提升學校管理和教學的水平。同時,十分重視與外地的教育交流,尤其是與港澳地區的合作,期望兩地未來可以在教育研究、學校管理、教師培訓及學生交流等方面擴大合作的規模、形式及深度。此外,全國人大代表、澳門中華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澳門中華教育會副會長李沛霖重點介紹澳門中華教育會在推動澳門教育發展方面作出的努力,近年在教育界及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官民緊密合作,互為補充,取得不錯的成績,他相信未來澳鄂兩地的全方位交流,必將有利於人才的培養。

2016全國高校澳生論壇在鄂舉行

∆由澳鄂大專人士協會聯同兩岸四地廿一個高校澳生社團主辦,澳門中華教育會指導的“新規劃、新模式、新常態”2016全國高校澳門學生論壇,21日在武漢大學盛大舉行,本次論壇獲得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支持和贊助部分經費。

開幕式上午九時半在武大圖書館舉行,社會文化司司長代表、教育暨青年局局長梁勵,國家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趙靈山,武漢大學副校長李斐,中聯辦文教部副部長浦海龍,中聯辦廣東聯絡部副部長鄺永韶,全國人大代表、中華文化交流協會會長、中華教育會副會長李沛霖,湖北省教育廳對外合作與交流處處長劉立剛,湖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譚作剛,澳鄂大專人士協會理事長程淑儀,兩岸四地學者和獲得優秀論文奬的全國高校澳生等超過七十人參加。

梁勵代表社會文化司司長祝願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她表示,全國高校澳生論壇已經成為教育界的品牌之一,讓學生聚首一堂,深入討論祖國和澳門的未來發展,提升綜合素質。近年,特區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為青年學生的成長、成功、成才創設條件和機會,她寄語學生善用求學的時間,既學習知識,也多關心世界發展的新形勢,把握祖國和澳門發展的機遇,成為有毅力、有擔當、有競爭力的年輕一代,為澳門和祖國的發展作出應有的承擔和貢獻。

塔石藝墟本周末開幕 活動內容豐富多元

∆由文化局主辦、民政總署協辦的《塔石藝墟》將於本周五(五月二十七日)起,一連兩周逢星期五至星期日在塔石廣場舉行;並會在六月三日至十二日延伸至南灣湖舉行。而《二零一六年塔石藝墟開幕禮暨第一屆原創歌曲專輯製作補助計劃頒奬禮及音樂會》則於本周六(五月二十八日)下午六時在塔石廣場舉行。歡迎公眾到場參與。

《塔石藝墟》將於五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及六月三日至五日(逢星期五至星期日)下午五時至晚上十時於塔石廣場舉行,設有二百個攤位,期間更設有多場手作坊及音樂會演出。除澳門文創工作者外,藝墟攤位亦邀請來自香港、廣州、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及韓國的文創工作者參加。今年藝墟為配合“南灣湖畔優化計劃”及“二零一六澳門國際龍舟賽”盛事,發揮協同效應,將延伸至南灣湖舉行,日期及時間為六月三日下午三時至晚上十時,六月四日至十二日上午十一時至晚上十時,設有藝墟攤位、手作坊及音樂演出。活動歡迎市民及旅客踴躍到場參與。

另外,《第一屆原創歌曲專輯製作補助計劃頒獎禮及音樂會》將嘉許“二零一四原創歌曲專輯製作補助計劃”的八位獲補助者,並由獲補助專輯之演出單位Tuna Macaense、譚寶瀅、彭永琛、廖嘉裕(由Fall to Fly代表演出)、Forget the G及黃茵茵Eunice演繹多首獲補助專輯之原創歌曲;現場更設有專櫃售賣專輯。歡迎市民見證澳門音樂創作、製作人才實力,瞭解澳門原創音樂的發展情況。

《塔石藝墟》自二零零八年起舉辦,是澳門首個大型文創產品綜合展示和銷售平台,並配有原創音樂演出,每年招募來自澳門及各地攤主參加。藝墟自舉辦以來深受市民和遊客歡迎,手作坊網上報名等藝墟詳情可瀏覽文化局網站(www.icm.gov.mo)、澳門文創網(www.macaucci.com)或“藝墟”臉書專頁(www.facebook.com/TapSeac.Artfair)。

紅船清揚粵劇專題展本周四揭幕

∆文化局澳門博物館為推廣粵劇藝術,將於五月二十六日(星期四)下午六時於該館售票大堂舉行《紅船清揚──細說粵劇文化之美》展覽開幕儀式,是次展覽為第二十七屆澳門藝術節節目之一,展期至十月九日,歡迎市民蒞臨參觀。

為推廣粵劇藝術及介紹粵劇的“美”,澳門博物館舉辦《紅船清揚──細說粵劇文化之美》展覽,展覽以“紅船”為標題,突顯粵劇“誕生”的歷史。“紅船”乃指粵劇戲班乘坐的船,鑒於廣東省河網密佈,過去不少戲班乘坐髹上紅色的船運載藝人和戲箱到各地演出,此類戲班被名為紅船班。直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戰火的緣故,紅船基本絕跡。

該展覽將展出澳門博物館具代表性的粵劇文物藏品,以及其他粵劇社團及機構提供的資料、照片及藏品,展品數量約一百多件/組,包括上世紀四十至六十年代粵劇名伶秦小梨的戲服、粵曲音樂家李銳祖所製的傳統中式竹樂器等,描繪出粵劇的歷史、在澳門發展的歷程,以及粵劇的表現手法,同場亦主要介紹不同名伶的生平,讓參觀者走進聲色迷人的回顧旅程,細意領略傳統藝術之美。

《紅船清揚》展場將設置教育區,並以粵劇界藝人尊崇為保護神的華光帝為主題,冀讓觀眾瞭解粵劇的習俗。而澳門博物館一如既往出版展覽圖錄之外,是次特別印製由澳門動畫暨漫畫創作人協會成員協助設計的三款精美明信片,為該展覽出版物注入新的創意思維。為準備上述展覽的開幕儀式,澳門博物館將在五月二十六日下午四時停止售票,儀式舉行前下午五時二十分在售票大堂設有中樂表演。有關是次展覽及活動詳情可於辦公時間致電二八三五七九一一查詢,或瀏覽澳門博物館網頁www.macaumuseum.gov.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