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促立工會法

2016-05-26

【本報訊】工聯邀請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就本澳體面勞動的現狀、問題和成因展開研究調查。調查指出,本澳存在標準工時較長、 超時報酬標準較低、 產假及法定有薪年假時間較短、 未設立男士侍產假及解僱保護較弱等影響體面勞動實現的諸多製約因素,也發現部分受訪者表達了與僱主協商的意願。工聯及中國勞動關係學院課題組認為,集體談判的內在動力已經在本澳僱澳門體面勞動與集體談判權研究員中産生,希望為工會法立法,透過確立公會,推動勞資集體談判,改善勞動待遇。

為瞭解澳門地區僱員體面勞動的現狀、問題和成因等、 工聯政策研究暨資訊部與中國勞動關係學院課題組,於去下半年對各業僱員進行了隨機問卷調查,問卷涉及收入、 工時、 薪酬等勞動關係方面的二十四個問題。一千四百四十六份有效問卷中,百分之二十三點零三受訪者對薪酬不滿意,百分之十六點五二受訪者存在超時工作的情況,其中有百分之四十五點二九受訪者不能獲得充分的加班補休或補償;百分之二十七點七三受訪者不能享受充分的帶薪休假; 受到就業歧視的人達到百分之十七點二八, 對工作環境不滿意的比例為百分之九點八二, 對社會保險不滿意的達到瞭解社保制度者的百分之四十五點零七。

調查中發現,澳門的標準工時比較長,達到了每週四十八小時。在亞洲區屬偏高,同時本澳門超時報酬標準較低,且休息日經僱員同意加班只需要補休、 不需要支付加班費。而澳門的法定帶薪休假時間(六天),在所比較的國家和地區中,僅次於菲律賓屬於最短的地區, 相對於澳門地區近年來人均GDP名列世界各國和地區前十的發展情況來講,澳門地區僱員的法定休假天數與其發展水平很不相稱。澳門僱員的帶薪產假。侍產假也比相關國家和地區要短、 女性僱員的有薪產假只有五十六天,遠遠低於其他國家,也低於國際勞工標準。

此外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副教授沈建峰指,在其他國家通過集體談判等手段,實際上的工時、帶薪休假、帶薪産假等均優於法定標準。在澳門, 由於政府只堅持最低保障標準,最少干預,其餘的勞動關係協調問題均交給了市場、 由當事人通過合同自由約定,導致勞動關係協調機制呈二元結構, 即最低限度的政府強制立法和勞動合同自由,而缺失最重要的中觀節-- 即集體談判,沒有途徑與僱主展開對話。

調查反映、 有百分之二十六點四八的受訪者表達了與僱主協商的意願,沈建峰指,說明集體談判的內在動力已經在僱員中孕育和產生。 建議本澳引入集體談判等勞動關係協調機制;企業引入勞動者參與管理、 勞資懇談等資訊共享和溝證機制;進行工會法立法,為上述機制引入提供前提保障、發揮工會在勞動開標協調中的應有作用: 保持勞動力供給的平衡、 適度勞動力短缺。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理事長鄭仲錫指,工聯將透過多方面,包括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中勞方委員,向政府反映本澳存在標準工時較長、 超時報酬標準較低、 產假及法定有薪年假時間較短、 未設立男士侍產假及解僱保護較弱等情況,在《勞動關係法》及《外僱法》時希望完善有關問題,又會考慮下一會期透過議員,再向立法會提交《工會法》,推動《工會法》立法會工作,透過集體談判提升勞動狀況及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