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峰會:成果寥寥 草草收場

2016-05-28

【新華社日本伊勢5月27日電】(新華社記者邰背平 劉天)在日本三重縣伊勢志摩地區舉行的七國集團(G7)峰會27日通過首腦宣言,決定在世界經濟、反恐、國際難民等方面加強合作。

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一次議題空泛,不具有實質性和針對性的會議。與會各方關注的重點不同,無法對一些關鍵話題形成一致意見,加之G7的國際影響力日益下降,在全球治理方面發揮的作用不斷減弱,已喪失領導力,預計這次會議的結果很難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認可和廣泛回應。

可以說,此次G7峰會分歧明顯、成果寥寥,而東道主日本在會議期間不斷企圖拉偏議題,“夾帶私貨”的做法,更是讓這次峰會的意義大打折扣。

經濟議題分歧嚴重

經濟議題向來是G7領導人會議的最重要議題。本次峰會就正確認識世界經濟面臨風險的重要性達成一致。然而,因各國對世界經濟形勢認識不同,在應該採取何种經濟對策上存在差異,宣言中的相關表述一度難產。

例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認為當前世界經濟狀況與2008年經濟危機前狀況相似,因此應強調“危機感”,卻遭到部分參會國首腦反駁,他們認為“危機”一詞言過其實。

此外,在本月21日舉行的G7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期間,日美兩國未能就匯率波動問題達成一致,日德之間也沒有在通過大規模增加公共支出刺激經濟復蘇方面取得共識。

宣言稱,七國領導人倡導動用包括財政、貨幣和結構工具在內的“平衡的政策組合”來推動經濟增長。然而,這些政策如何組合,卻交由各國自己決定。分析人士指出,這些政策本身就是各國經濟調控政策的基本組成部分,這對促進G7及世界經濟而言沒有實際意義。

全球治理結構發生變化

近年來,隨著新興市場國家崛起,全球經濟力量對比發生了明顯轉變。包括二十國集團在內的新機制正顯現出七國集團難以比擬的優勢。

專家指出,當前全球治理架構正面臨調整和升級的需求,七國集團應當如二十國集團那樣,聚焦全球最關注的經濟與發展議題,與發展中國家及新興經濟體更好地良性互動,而不是固守小圈子,抱著自負心態行事。唯有如此,七國集團才能在不斷變化的世界格局中找準自身定位。

由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加拿大六個歐美發達國家和日本組成的七國集團號稱“富國俱樂部”,在全球經濟、政治治理中產生過重要影響。然而,當前G7的影響力已顯著下滑。由於成員經濟增長乏力且後勁不足,G7再難像數十年前一樣主導世界經濟。

西方國家也承認,這個“富國俱樂部”早已風光不再。美國《時代》雜誌指出,G7曾經“統治”全球,但今天,已不是那麼回事了。

日本拉偏議題令人失望

在主辦國日本的攛掇下,宣言還提及海洋安保問題,對南海、東海情況表示關切。安倍聲稱,他在峰會期間與其他六國領導人就此充分進行溝通,把對南海問題的關切寫進宣言是峰會的成果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這種利用峰會“夾帶私貨”的做法,不僅使峰會議題跑偏,也使外界對日本花費鉅資主辦這次峰會的真實目的產生懷疑。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5日指出,日本利用G7峰會炒作南海問題不利於南海地區和平穩定,是日方又一拙劣表演。七國集團峰會應當聚焦全球經濟治理與合作。

會議還就共同應對難民、恐怖主義等全球問題達成一致,呼籲從根本原因著手,在全球範圍內採取廣泛、長期的戰略性對策,共同應對難民問題。宣言對恐怖主義表示強烈譴責,承諾促進情報共享、強化國際警備,重申不向恐怖分子支付贖金的原則以斷絕恐怖主義資金來源。

在當前複雜的世界經濟形勢下,G7無法拿出有效的應對措施。而在以“伊斯蘭國”為代表的恐怖主義威脅全球的背景下,G7卻在發達國家本應積極承擔的國際義務上少有實際舉措,這不免令國際社會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