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聞集納

2016-06-02

消防局高度關注一名休班人員涉嫌吸毒事件

▲關於一名休班消防員於2016年5月28日清晨,因醉倒街上被救護車送往仁伯爵綜合醫院治理,其後經院方檢驗其尿液呈陽性反應懷疑吸毒,涉事消防員已移送檢察院處理。

消防局高度關注事件,已對涉事消防員提起紀律程序,並已即時要求局內各單位主管提醒全體人員關注事件,堅守法紀。

局方對於人員的操守向來非常重視,對所有違法違規行為定必嚴肅處理、絕不姑息,並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工作。

特區康復服務十年規劃46天公眾諮詢屆滿

▲特區政府現就“澳門特區康復服務十年規劃”,為期46天的公眾諮詢於5月30日屆滿。

公眾諮詢從於本年4月15展開至今,“澳門特區康復服務十年規劃”研究小組主動接觸了不同社會群體,舉辦了3場公眾諮詢專場和2場特設諮詢專場,又與新聞媒體互動交流,積極向社會詳細介紹本規劃的具體內容並聽取公眾的意見。此外,亦透過書面、電郵、傳真、24小時電話熱線等不同的渠道,收集市民提出的寶貴建議。

“澳門特區2016至2025年康復服務十年規劃”的目的,為更好地支持殘疾人士康復及融入社會,共同構建一個以平等權利和共融為本的澳門。為此,研究小組感謝本澳市民及社會各界,特別是殘疾人士及其家屬、民間康復機構及社會服務組織等對諮詢文本提供寶貴意見。研究小組將就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統計、整理和彙編,並就有關意見和建議進行綜合分析,以便優化有關的計劃內容,完善各項的政策措施。按照研究小組的工作安排,是次公眾諮詢的分析報告將爭取於本年第三季完成。

貿促局借‘京交會’搭平台成功助澳企擴展商機

▲為促進澳門企業在華北地區以至國際領域的服務貿易多邊交流合作,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組織一行32人的澳門企業家代表團於2016年5月26至28日赴京參加「第四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京交會」)。期間澳門與中國內地的商會及企業共簽署了3份合作項目,並實地考察了在京逾三百年歷史的北京同仁堂並向其負責人取經,成果豐碩。

推介會上安排了簽約儀式,澳門與中國內地的商會及企業簽署了3份合作項目。現場還設有商業配對環節,為京澳兩地企業提供交流對接機會,涉及金融、葡語國家食品貿易、會展、跨境電商等多個行業。是次共有超過120名商會代表及企業參與。

此外,為加強京澳合作及增進雙方聯繫互通,貿促局聯同北京市人民政府港澳辦事務辦公室港澳事務處,組織代表團考察屹京逾三百年的北京同仁堂其博物館及門前店,並獲得北京同仁堂相關負責人及管理人員親自傳授經營之道,雙方隨後進行洽談交流。是次澳門企業家代表團成員包括澳門多個商協會代表,涉及金融、會展、商貿、文創、旅遊及物流等各行業。

“ 預防慢性病校際常識問答比賽 ” 圓滿結束

▲第二屆全澳高中學生「預防慢性病校常識問答比賽」已於5月28日假衛生局黑沙環衛生中心舉行,4間中學的5隊代表進入總決賽,競逐3甲及2名優異獎,最後由澳門勞工子弟學校B隊摘冠。

「預防慢性病校常識問答比賽」由澳門衛生局及慢性病防制委員會主辦,教育暨青年局及體育局協辦,活動旨在通過比賽讓本澳的學生認識常見的慢性病及危險因素,瞭解實踐健康生活模式對預防疾病的重要。這次比賽得到23間學校的響應,組織了40支隊伍,約200名師生參賽。經過8場激烈及緊湊的初賽後,晉身總決賽的學校隊伍包括勞工子弟學校B、海星中學、嘉諾撒聖心中學B、澳門坊眾學校A及B隊。

比賽形式分別有必答、搶答、挑戰及使用錦囊等。最終優勝學校、老師及同學姓名如下:冠軍:澳門勞工子弟學校B隊(蔡靜亞老師、蔣岳澎、梁鞍華、馮奕康、關宏爍);亞軍:澳門坊眾學校A隊(樊燕玲老師、李鈺鏈、毛倩如、馬東妮、陳倩婷); 季軍:海星中學(黎詩棋老師、張慶年、區燕清、黎芷伶、李嘉怡);優異獎:嘉諾撒聖心中學B隊(劉羨欣老師、李嘉淇、歐陽泳詩、譚家欣);優異獎:澳門坊眾學校B隊(黃啟亮老師、吳明超、何燕珊、張雪、吳奇妙)。

澳門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產日辦粵劇講座

▲為慶祝中國文化遺產日,文化局澳門博物館將於六月十一日〈星期六〉下午二時半至四時半,在澳門博物館演講廳舉行“從娛神到娛人、自娛:澳門粵劇的城市化”專題講座,歡迎有興趣市民報名參加。

是次講座邀請到現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及博士生導師宋俊華主講。宋俊華是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期刊《文化遺產》主編、中國儺戲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古代戲曲學會理事、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並從事中國傳統戲劇史、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與實踐、文化產業等方面的研究與教學工作。講座內容主要論述澳門的粵劇隨?城市的發展不斷演變,從原來以娛神為主的粵劇神功戲逐漸轉變以娛人為核心的“劇院粵劇”,又或者以自娛為核心的“私夥局粵劇”。演變也顯示了這種傳統戲劇從以往的民俗性逐漸轉為更能代表本土文化的表演藝術。

中國文化遺產日為中國文化建設重要主題之一,自二零零六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訂定為“文化遺產日”。目的讓公眾瞭解及認識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藉此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祖先遺留下來的珍貴文化遺產。

是次講座將以普通話進行,費用全免,報名及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八三九四一二一八梁小姐。另外,為推廣粵劇藝術及介紹粵劇之“美”,澳門博物館三樓現正舉行《紅船清揚──細說粵劇文化之美》專題展覽,展期至十月九日,歡迎市民蒞臨參觀。活動及展覽詳情可瀏覽澳門博物館網頁http://www.macaumuseum.gov.mo/。

路氹多處道路周五實施臨時交通安排

▲因緊急維修下水道,以及鋪設沙井、電信管道和接駁街渠,氹仔飛能便度街、施督憲正街及路環石街,本月3日(周五)起實施臨時交通安排;其中,部分巴士站暫停使用,巴士路線須改道行駛。交通事務局呼籲公眾留意。

本月3日(周五)上午10時起,氹仔飛能便度街及施督憲正街有限度通車,並禁止總重量超過3.5噸之車輛通行,以配合緊急維修下水道、鋪設沙井和電信管道工作,工期約10日。因應施工,“氹仔官也街”站、“嘉模泳池”站及“泉悅花園”站暫停使用,22及33路線巴士按原線駛至亞利雅架圓形地後,改道經奧林匹克大馬路行駛,並臨時停靠“奧林匹克大馬路”站及設於奧林匹克大馬路近黑橋街路口之臨時站,及後按原線行駛。同時,11、15、28A、30及34路線按原線駛至亞利雅架圓形地後,同樣改經奧林匹克大馬路行駛並臨時停靠“奧林匹克大馬路”站,及後改經黑橋街及地堡街後按原線行駛。此外,同日上午10時起,路環石街封閉交通,以進行街渠接駁。工期約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