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巷開路 林發欽撐文化局反對立場

2016-06-04

【本報訊】政府欲按城市規劃委員會要求重啟牧羊巷開路計劃,文化遺產委員林發欽指,所謂發展與保育間平衡,應是找出比平移康真君廟等文物損害最少、最優的道路規劃方案,並認為文化局應始終堅持其不贊成的意見。

林發欽昨出席「望廈五百年」展覽時受訪表示,不掌握和了解牧羊巷開路計劃詳情,故難作具體評斷,但抽離具體方案外可談一些原則。他續說,若城市發展要開路,能疏導交通、便利出行,總體原則上是好的,而當中萬一涉及文物等,當然就以對其影響和傷害最少為原則。

林發欽關注,計劃需要平移有二百年歷史的康真君廟,會否令該建築物受損害?會否令望廈村剩餘的城市脈絡、肌理受影響?最終整體又會變成怎樣?這些現時都是未知之數,不論公眾抑或歷史文化學界都需要更具體資料才能評論,建議政府釋出更多資訊。

林發欽指出,望廈村曾作為本澳一個最重要的行政村落,其歷史文化價值較重要、保育價值肯定很高,相信政府和社會都不會否認。該村在十九世紀中期後慢慢受到破壞、影響,而尚存的康公廟周邊是該村核心區域、紋理很重要部份,因此在今日城市發展過程中,更加值得大家盡可能地去到保留和保護的。

關鍵在於城市發展與文化保育間的平衡。林發欽覺得,所謂的平衡應找一個最優的方案,不能用平衡去「虛化一啲嘢」,而最優的方案應是:會否有一些其他道路規劃安排較這更優,若沒有才再提出。

對於文化局表態反對該開路計劃,林認為,該局應堅持其純粹從文化遺產的專業角度發出的意見,而今次計劃在城規會重啟計劃,相信在最終定案前會再諮詢該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