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遭遇『黑色星期一』 滬指跌逾3%逼近2800點

2016-06-14

【中新社北京6月13日電】(記者 陳康亮)13日,中國A股遭遇『黑色星期一』。當天滬深股指早盤低開,午後大幅跳水,最終大跌收官。具有代表性的上證綜指跌逾3%,創近3個月的最大單日跌幅,逼近2800點大關。

截至當天收盤,上證綜指報2833點,跌幅3.21%,成交1985億元(人民幣,下同);深成指報9862點,跌幅4.4%,成交3906億元;中小板指報6495點,跌幅4.61%;創業板指報2054點,跌幅6.03%。

東北證券策略分析師沈正陽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市場總體處於存量資金博弈的格局,儘管此前有少量境外資金入市,提振市場信心,但隨著近期A股納入MSCI(明晟公司)指數的預期開始降溫,加之相關宏觀經濟數據並未好轉,導致當天市場出現較大的調整。

根據安排,MSCI將在北京時間6月15日宣佈是否將A股納入MSCI指數。然而,越接近最後期限,市場的『利空』消息反而多了起來。據媒體報道,MSCI相關負責人表示,宣佈結果當日不會舉行記者會,祗設全球電話會議。類比於去年情形,A股納入前景不容樂觀。去年6月,MSCI原本擬在香港舉行記者會,但後來取消,改為電話會議,期望頗高的A股納入MSCI亦沒有實現。

更令人擔憂的是,A股納入MSCI仍有障礙。上述報道援引MSCI董事總經理謝徵儐的說法稱,取消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等A股掛鈎衍生產品海外上市的預審權,對A股納入至關重要。

沈正陽進一步指出,除MSCI等境外因素的影響,近期披露的宏觀數據亦不如人意,導致投資者對經濟基本面信心不足。

中國國家統計局13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1—5月,中國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1.6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名義增長3.9%,增速比1—4月份回落1.3個百分點。自今年以來,中國民間投資增速結束了兩位數增長,出現加速下滑的態勢,同比增速從去年全年的10%降至今年前5個月的3.9%,創下多年新低。

針對未來的走勢,沈正陽認為,考慮到『國家隊』的存在,預計市場進一步下行空間有限。但鑒於3000點上方套牢盤過多,在缺乏足够的資金入場支撐的前提下,即便做多力量也是戰術性做多,一有獲利就選擇套現離場,預計短期股指將維持震蕩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