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60715號
2016年07月15日
星期五
板營坊會促當局善用新聞局大樓 不提解決方案任由空置 公共資源白白浪費
2016-07-15
【特訊】位於板樟堂街新聞局大樓因承重力不足問題已空置多年,板營坊會理事長鄒金玉促請當局能夠盡快處理有關問題,不要讓珍貴的公共資源白白浪費,並希望並研究大樓用途,包括考慮改作旅遊諮詢服務設施,以及設置為社區休閒設施服務區內居民,使這座位置黃金地段的建築物可以充分、合理利用。
鄒金玉指出,板樟堂一帶屬本澳旅遊點,議事亭前地每日有大批遊客觀光遊覽,雖然旅遊局已在利斯大廈設置一個旅客詢問處供遊客使用,但詢問處並不顯眼,無法幅射服務玫瑰堂、板樟堂一帶的旅客,而新聞局大樓位置適中,正好是提供遊客查詢、了解觀澳資訊的好地方。
另外,議事亭前地一帶空間空曠,欠缺供遊客小休或避風雨的地方,區內公共座椅不足早已存在多時,每日遊客蹲坐地上休息、等人的情況隨處可見,不但會讓遊客對本澳旅遊設施產生負面感受,同時也會影響本澳旅遊城市的形象。
她又指出,現時區內可供居民休憩的設施嚴重不足,且區內有不少長者,自該區原有塗鴉公園因土地發展問題被收回後,現時只剩下議事亭前地、營地大街和營地街市內營地活動中心有休憩設施可供長者及居民使用。解決區內休憩設施不足問題,是坊會經常收到居民的主要訴求之一。
她認為活化位於玫瑰堂旁新聞局大樓是解決有關問題的最好方法,雖然當局曾在2015年9月表示其空置原因是因結構問題而令到其承重力不足,但坊會感到不解是當局至今未能提出解決問題方案,出現任由建築空置的奇怪現象。
她希望當局能夠對新聞局大樓長期空置問題盡快制定方案,包括檢查其結構是否安全,是否具活化條件,若為危樓則研究將其拆卸重建為社區服務設施,若可修復也應盡快展開工程,不要使其白白空置浪費。同時,她建議當局積極研究在新聞局大樓地下層設置為旅客資訊服務站,並開放內部樓層闢作社區休憩、服務設施,既可讓訪澳旅客擁有一個小休、避風雨躲陽的地方,也可回應區內長者及居民對休憩設施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