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禮恆一句到尾 叫大家對核電安全有信心

2016-07-23

【本報訊】直選議員區錦新昨午就台山核電廠提出口頭質詢。保安協調辦公室主任徐禮恆稱:「在南中國海,有十三個核電站,共有三十台機組。在建設中,有二十四台機組,包括將要運作的廣東台山核電站。國家在興建核電站方面已有二、三十年的經驗,其工作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希望大家對核電安全有信心。」

徐禮恆指出,本澳的《鄰近地區核電站應變計劃》將核事故分為四級,第四級為觀察階段,第一級是對應國際核能事件的五至七級,須實施十點食入防措施。若本澳從廣東省應急辦收到台山核電站發生異常的通知,都會立即通報市民。他補充,實施第一級應變時,會透過新聞局宣佈核電站可能出現異常。

由行政長官崔世安委任的議員馬志成稱:「希望政府做多些,讓市民認識更多科普知識,了解到現在國內興建核電廠的技術已達到一個甚麼國際級的水平。同時希望加強宣傳、教育方面的工作,讓整個社會可以理性探討,避免一些麻木的恐慌。」

議員區錦新稱:「發生核事故後,位於核電廠二十公里外的澳門是安全的說法,究竟是甚麼情況呢?是單純的核洩漏,或是核爆炸?…… 老實說,真的發生嚴重爆炸,幅射擴散,澳門人是無路可逃的,這是事實,亦都是我們扭轉不了的。但是,至少死都死得明明白白。」

徐禮恆重申,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標準,及鄰近核電站規劃的位置,即使是核事故被定為國際標準第七級的情況下,本澳處於鄰近的核電站二十公里以外範圍,在一般情況下,不需要進行全面防護措施 (包括疏散)。但由核電站伸延至一百公里範圍,則需實施十點食入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