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送出﹁便民大禮﹂互聯網+政務服務

2016-09-15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電】(記者 李曉喻)中國政府在中秋節前夕給民眾送出一份“大禮”。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

這是繼“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明確寫入2016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首次就這一議題進行專題部署。

“互聯網+政務服務”為何越發受到官方重視?近期中國經濟雖呈現企穩向好態勢,但下行壓力仍存。考慮到推動創業創新是盡快擺脫增長動力“青黃不接”困境,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的重要舉措,破解公共服務不到位等“堵點”勢在必行。

李克強此前曾批評說,現在“這個部門要那個部門的證明,那個部門又要求這個部門先開證明,每個部門都像‘擊鼓傳花’一樣,結果讓老百姓跑斷了腿,也滋生了‘跑關係’、‘託門子’的腐敗空間。”

有鑒於此,利用“互聯網+”提高政府服務水平,促進辦事部門相銜接,變“企業四處找”為“部門協同辦”,讓信息代替人“跑腿”,可最大程度利企便民,從源頭上減少“循環證明”,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加速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也是中國在信息革命中爭奪先機的需要。

目前,中國“互聯網+政務服務”發展迅速,但仍有巨大提高空間。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截至2016年6月中國在線政務服務用戶規模達1.76億,占總體網民的24.8%,相當于每四位網民裡祗有一位接受過在線政務服務。

在不少發達國家都已積極探索通過推進信息共享打造數據庫便利公眾需求之時,中國如果不加快轉變行政方式、提高政府治理水平、適應經濟社會數字化進程,就會失去國際競爭優勢。

如中國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敏所言,在全球信息化進入全面滲透、跨界融合、加速創新的新階段,建設數字國家已成全球共識。“誰在信息化上占據制高點,誰就能夠掌握先機、贏得優勢、贏得安全、贏得未來。”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成為中國抓牢信息化發展主動權的題中應有之義。

在具體措施上,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有兩大亮點。

是強調打通數據壁壘,促進各部門、各層級、各業務系統互聯互通,力爭到2017年底前,各省級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建成面向公眾、開放共享的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台;2020年底前,建成覆蓋全國、一網辦理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

此舉將使官方能?提供更精準、切實滿足民眾需求的政務服務,提高決策水平。長期以來政府部門“信息私有”的固有思維和格局也將被打破。

二是強調加強系統和信息防護能力,加大對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重要數據保護力度。

中國網民個人信息洩露問題嚴重。據中國互聯網協會數據,逾六成網民通話記錄等網上活動信息遭洩露,近80%的網民身份信息曾被洩露,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等。

在此情況下,官方明確在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過程中加大對重要數據保護力度,正是對準了民眾的“痛點”,將解除人們使用電子政務的後顧之憂。

有理由期待,“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推進,將成為中國政府改革和創業創新的催化劑,也將促使互聯網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盡快找到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