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高教十年規劃八成基本實現

2016-10-15

【本報訊】非高等教育委員會和青年事務委員會昨早舉行座談會。教青局職務主管鄧偉強表示,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二零一一至二零二零年)中,已有八成階段性政策目標和措施基本實現,部份項目更超出預期指標,例如幼稚園至高中師生比。而十五項提出與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立法工作,僅餘三項未開展。按照時間表,今年,特殊教育法律將會進入立法,明年,職業技術教育法律法規亦會進行立法。

會議昨早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舉行,由兩個委員會主席、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主持。會前先頒發了"二零一五年度青年獎項"。會議介紹了"二零一五澳門市民體質監報告",以及報告了《澳門學校飲食環境和學生營養狀況調查》,該調查旨在了解學生對健康飲食的認知與行為,家長對健康飲食的認知,為子女選擇食物的考慮因素,澳門學校的飲食環境和出售的食物和飲品情況、以及學生的體質與營養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及家長對健康飲食知度有所提升,學校小賣部供應小食和飲品種類有明顯改善,學生在維持理想血脂度方面的情況有明顯改善。但學生對水果及蔬菜的攝取量有待加強。建議學校及政府可透過不同渠道繼續讓學生及家長獲取健康資訊,強化學生的健康飲食認知,養成好的飲食習慣。

由二零一一年開展推行的《非高規劃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至今已推行了五年。中期評估的結果顯示,該確定的階段性政策目標和相關措施基本實現,在資源投入、非高等教育體系、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學校管理、教育公平、擴大教育開放和區域合作等方面得到實質推進。當中尤其是在課程發展、師資隊伍建設、中葡雙語人才培育、品德與公教育、小班制、持續教育、促進學生學習成功等方面取得明顯進展,教育公平得到切實保障、勞動人口中受過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比例明顯提升; PISA結果更顯示,澳門被認為是全球既有高教育質量且兼備教育公平的八個教育系統之一,亦是近年在數學、讀、科學三方面素養均有進步的十一個地區之一。

二零一一至二零一四年,非高等教育開支年均增長率為百分之十五點二,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二零一一至二零二零年)中,已有八成階段性政策目標和措施基本實現,部份項目更超出預期指標,達到九成,例如幼稚園至高中師生比略優於原設定的指標。高中、初中及小學留級率也有下降,中或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有所上升等。而十年規劃中所訂定的十五項提出與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僅餘三項未開展,為回歸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鄧偉強表示,按照時間表,今年,特殊教育法律將會進入立法,明年,職業技術教育法律法規亦會進行立法。局方已委託調研機構就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模式作研究,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公開諮詢。

中期評估報告對《十年規劃》中後期的重點工作提出了建議,包括結合澳門五年整體規劃及本澳一中心一平台發展,加強非高等教育及中葡雙語人才培育,未來,將會加強教育發展基金中對葡語人材培訓名額,以及將範圍擴大至金融、會計等項目。又要求私校設葡語教育課程等,重點培養中葡人才。

教青局教育研究暨資源廳廳長黃健武表示,過去釐定多個教育法律法規的時間表時,要配合教育、經濟等發展,以及急市民所急,經多番諮詢而重新釐定修訂相關法律法規的時間表,將會抓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