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23省自來水檢出致癌物暴露相關標準缺失

2016-10-19

【香港中通社10月18日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國家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的課題組日前發表報告指,內地23個省份44個城市的自來水中含有健康風險很大的消毒副產物,其中亞硝基二甲胺的濃度最高,需要引起重視,事件引發關注。有專家指,此類化學物危害沒有那麼大,目前不必過於擔心。

央廣網18日報道,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國家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陳超日前表示,近3年中,他們從全國23個省、44個大中小城市和城鎮、共155個點位採集了164個水樣,包括出廠水、用戶龍頭水和水源水,並測試了當前已知的全部9種亞硝胺類消毒副產物,其中亞硝基二甲胺濃度最高。陳超表示,在已鑒別出的700多種消毒副產物中,亞硝胺類是健康風險最大的消毒副產物類別之一,特別是亞硝基二甲胺。華商報指,該結果日前已在市政和環境領域頂尖期刊《水研究》上發表。

飲用水中的亞硝胺類消毒副產物研究始於20世紀末。陳超表示:『前期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亞硝胺與中國某些區域的消化道癌症密切相關。』此次監測到這些區域的自來水受到來自工業廢水的嚴重的亞硝胺污染。事件經報道後引起廣泛關注,水中『PM2.5』、『致癌』等字眼引發不少人的憂慮。

該課題組拒絕了媒體的採訪要求。同樣來自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飲用水安全研究所的前所長、教授劉文君表示,該項研究有價值,炒作無意義。目前不必過於擔心。『咱們國家的(飲用水)標準是世界水平的標準,如果標準中沒有涉及到,表明危害還沒有那麼大,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亞硝胺類消毒副產物目前在部分發達國家和地區有一定的控制標準,但中國沒有。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水環境研究所研究員蘇一兵認為,如果源頭水有污染,在自來水消毒過程中,消毒副產物轉化成致癌物是有可能的。亞硝基二甲胺目前在自來水廠層面是解決不掉的。但這不代表內地的飲水不安全。

中國青年網評論指,現在科技已十分發達,自來水廠要祛除水中的亞硝基二甲胺等物質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這可能會增加一些生產成本,但只要對民衆的身體有好處,即使水費適當提高一些,民衆也是能接受的。因此,有關部門一方面要說清楚自來水中含有的『致癌』物質的危害;另一方面要讓環保、住建、衛生等部門聯合起來,盡快拿出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實現從水源頭到水龍頭全過程控制,消除人們對這些『致癌』物質的恐懼感。還有評論認為,盡量避免有指標遺漏,也應成為水質標準繼續升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