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阻礙都市化更新計劃 青洲山土地「私人業權」問題應查明

2016-12-27

【本報訊】政府於二零零九年重啟「青洲都市化更新計劃」,並於二零一一年公開諮詢,計劃圍繞在青洲山一帶約廿三萬八千八百多平方米,發展成約二萬七千人的社區。可惜至今僅政府公屋工程有啟動,兩個私人住宅項目剛通過城規會,私人發展項目不給力。

青洲坊會副理事長陳鳳指,青洲山內有不少具歷史價值建築,例如山上有座碉堡、數個防空洞、青洲山城牆、古樹等,具歷史價值,由於業權複雜,不但保育成問題,也影響「青洲都市化更新計劃」進度,促政府查明青洲山土地所謂的私人業權問題,依法處理不合法霸佔的土地。又促請,「青洲都市化更新計劃」不能有換地情況再發生。

工務局提出的「青洲都市化更新計劃」包括計劃圍繞青洲山一帶,約廿三萬八千八百多平方米的土地,發展成為約二萬七千人口的社區。還包括搬遷青洲中途倉、設街市、衛生中心等。至今日除政府青洲坊公屋項目(將設衛生中心和巴士轉乘站)、筷子基北灣原籃球場土地建為公屋、青洲山邊四幢社屋和區內數幢公屋落成外,私人發展項目幾乎沒有動靜。今年,城規會批出兩個青洲內的私人發展項目,據了解, 一幅土地原本為油倉,另一幅土地是目前青洲巴士總站側的休憩區和籃球場,兩項計劃樓高直迫青洲山。

陳鳳指,當年政府為吸引私人發展商進行發展,曾對區內發展條件作出放寬,包括放寬樓高至五十米,但青洲山僅高五十四點四米,認為若將全數項目均容許興建至上限五十米,恐青洲山將會被石屎森林圍封。

保育亦是大問題

她又指出,青洲山內蘊藏著不少歷史貴寶,包括為人所熟悉有百多年歷史的修道院,近年又發現山內有數個二戰時的防空洞、山上有座碉堡,還有古樹、青洲山圍牆等。山下的碉堡和一棵古樹已被拆和被砍伐,青洲山圍牆也僅餘聖若瑟大學側一小段,若再不對青洲山作出保育,本澳將再失去珍貴的歷史建築。

街總、青洲坊會、歷史學者都曾指出,青洲山的確具有不少可發展為旅遊資源的歷史建築,礙於業權問題阻礙發展和影響「青洲都市化更新計劃」進度,政府亦曾表示青洲山業權複雜。陳鳳促請政府,查明青洲山土地所謂的私人業權問題,依法處理不合法霸佔的土地。過去政府出現不少換地、放寬限高、街影等問題,造成顧此失彼,陳鳳促請,「青洲都市化更新計劃」又好,青洲山私人業權問題處理也好,不能有換地情況再發生,也不可以再放寬限高、街影等。希望政府以整個青洲發展、青洲文物和山體保育作考量和出發。

面對青洲區居住人口漸增,跨工區二十四小時通關、新批發市場將投入使用、未來有新私人樓盤啟動等,青洲坊會促請政府,完善青洲區民生設施,例如設購物中心、進一步完善交通和公交配套,回應區內發展和人口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