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樓市去年去庫存效果明顯 部分城市轉入補庫存階段

2017-02-07

【香港中通社2月6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吳為思)中國全國樓市去年去庫存效果明顯,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該機構監測的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23334萬平方米,環比減少1.0%,同比減少10.6%,總體處於下滑態勢。從同比增幅看,已出現連續17個月的庫存同比下跌。部分城市已從『去庫存』轉入『補庫存』階段。

經濟參考報6日報道,從各類城市來看,截至去年12月底,一、二、三線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分別為2482萬、16753萬和4099萬平方米,環比增幅分別為-3.3%、-0.8%和-0.5%,同比增幅分別為-26.9%、-9.2%和-3.5%。

其中,一線城市自去年5月以來,庫存即呈現出環比、同比雙下滑態勢。總體而言,一線城市後續補庫存的迫切程度較大。二線城市去年12月新增供應量小於新增成交量,導致庫存出現環比下跌態勢。綜合全年數據,庫存也保持環比和同比下跌的態勢。三線城市12月新增供應量同樣小於新增成交量,使得庫存出現下降,去庫存明顯改善。

從存銷比來看,截至去年12月,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即庫存去化周期為8.9,這意味著市場僅需8.9個月就能消化完這些庫存,該數值相比11月的9.0個月減少了0.1個月。據悉,目前存銷比處於歷史低位,總體上接近近6年最低點,即2011年2月的7.5個月的數值。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認為,去年樓市去庫存延續了2015年的態勢,庫存規模穩步下滑,同時去庫存周期也總體處於下行態勢。此類指標和去年全國熱點城市房屋銷售市場火爆的態勢有關。

嚴躍進還表示,今年去庫存戰略將繼續,尤其是三四線城市依然會強化政策導向。而對於一二線城市尤其是一些熱點城市來說,從去年數據來看,庫存規模是不足的。所以從抑制房價、滿足基本住房需求等角度看,依然需要積極通過供地等方式來補充庫存。一方面,調控背景之下市場需求趨於下降,另一方面新房供應保持基本平穩,去庫存周期指標也會有反彈的可能。

中國經濟網6日指出,春節假期結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中國人民銀行上調了逆回購利率和常備借貸便利利率。而在春節放假前,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就已上調。這無疑是向市場發出一個極為明確的信號,那就是貨幣寬鬆的時代已經結束,大水漫灘的資金流動性已經一去不返。目前加息已是箭在弦上,令買房人望房興歎。文章還指,除了度假地產成為霧霾經濟的新寵,民宿也可能成為今年房地產的最大亮點。

去年的一系列調控政策也正持續發力。新華網日前報道,深圳樓市1月成交量價齊跌,其中一手住宅成交量環比下降超過兩成,剛需和首套置業比例大幅提高。廣州日報日前報道,廣州春節樓市平淡,新盤不多,全市一手住宅網簽僅37套。中國新聞網報道,北京1月新房市場交易量、價也均出現大幅下滑。